赵店初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3-03-09 浏览次数:

 

以实施“教育质量提高年”为契机 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赵店初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上级教育会议精神及有关工作要求。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为切入点,以创新课堂教学为着力点,以加强教研科研为引领,以提高管理效能为保障,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根本,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富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教育质量提高年”各项活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高品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基本思路: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和新课程实施水平; 2、注重教师培训培养,降低培训重心,增强培训实效,发展多层次教师,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3、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量化细则,加大督查力度,抓常规落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4、扎实有效的开展好主题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开展好创新性教研工作,搞出教研特色; 5、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改革实验,初一年级继续推广“五步导学法”教学模式,力争形成特色。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规范办学行为。 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将《规范》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规范》来要求教师的常规工作。 (二)、加大新课程实施力度 1、继续组织好新课程和“五步导学法”的学习培训工作。通过业务讲座、示范课、外出学习、理论学习和考核等多渠道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培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队伍,增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对确定培养目标的教师利用多种形式促进其快速成长。通过培训,进一步更新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转变。 2、在总结前段课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的措施,提出深入推进新一轮课堂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3、加强课程方案落实的监控工作,按课程方案的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1、加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为核心的实验与研究,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走以校为本、以研兴教、以研强师之路,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把扎实启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作为后续课改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重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创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环境,使课程实施与教师成长同步。校本教研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使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3、加强科研课题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对新立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促进各课题间的交流与共享,做到课题研究不走形式,研究出效果。 4、立足课堂,加大管理力度,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学校领导、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把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作为课改重点来加以研究,努力探索和拓展“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改教学新思路。力争在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有明显改观,引导教师把先进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要处理好学科目标与综合素养、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探究体验与接受理解、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等方面的关系。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完善评估机制,改进评估方式,加大对教学工作评估力度,促进教学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 3、着眼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精致化、高效化,力争通过改进和完善,在常规管理的某些方面实现突破。 4、加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的力度,坚持教学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认真研究教学评价新动向,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使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特色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进一步提高教学常规工作标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对教师各种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加强过程性指导与监控。利用好网络教研平台进行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从备课入手,促课改、提效益。对集体备课除按常规要求进行正常活动外,还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有专题,每个学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至二个问题。对集体备课的质量要进行评价。每次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观点等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在期中、期末分别对本组内的所有教师依据提出的价值点的多少进行质性评价。 6、尽快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不单纯以考试成绩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 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 7、大力开展“教育质量提高年”活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根据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年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做好教学质量的检测工作,根据县教研室和镇教研站的工作部署对各年级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以诊断结果为参考,认真查摆、解决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8、加大毕业班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学科研讨会、集体备课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9、修订完善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案例等评选制度,规范各种评选活动。制定各种竞赛规则,规范各学科竞赛活动。开展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发挥名师效应,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有一批教育名师来支撑。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本学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将做以下工作: (1)发挥“名师工程”效应。我们将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名师”作学科辅导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举行教学案例研讨、课改论坛等系列活动,并善于借助外力培训教师,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 依托各学科教学研究会,抓好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注意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从关键处入手,提高业务素质。本学期将继续组织不同形式的研究课、观摩课,参加开展各类评比活动,以评带训,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在广大教师中开展“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进行一项教改实验,上一节教改研究示范课”等“四个一”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3、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大比武活动,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将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从课堂、导学案、粉笔字、普通话等方面开展打比武活动。
赵店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配档表
二月   9--15 开学安排教学工作
1 16-22 开展"落实常规月"活动
三月 2 23-Mar-01 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落实作业布置检查工作
3 2--8 学校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启动
4 9--15 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5 16--22 深入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
6 23-29 迎接县镇级教学视导对"落实常规月"活动总结
四月 7 30-Apr-05 组织课堂展示活动
8 6--12 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9 13-19 开展课堂教学比武校级公开课
10 20-26 组织四年级学生素质技能抽测
五月 11 27-May-03 五年级复习研讨会(期中阶段性评价)
12 4--10 迎接县教研室学生素质技能抽测
13 11--17 组织教学常规检查 质量提高年阶段总结
14 18-24 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15 25-31 课堂整改提高活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六月 16 1--7 教育教学能力比武,教学模式课推广
17 8-14 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18 15-21 优秀导学案评选
19 22-28 迎接各年级智力抽测
七月 20 29-Jul-05 期末评价,成绩分析,暑假作业布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