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悠扬之陶笛-来自异域的古老乐器谱出“新”乐章 | |||
|
|||
|
|||
故乡的原风景(陶笛经典乐曲欣赏 宗次郎作品) いつも何度でも [1](陶笛经典乐曲欣赏 宗次郎作品) 7月16日,当笔者驱车赶往唐坊镇沈家村时,已近夕阳黄昏。在进村路边的一座四合院的老房子里传出了悠扬的陶笛声,寻声而去,是王吉美、王文华夫妇正在教本村的孩子们演奏陶笛。七八个孩子围坐在“美女阿姨”旁,仔细的聆听着动人的音乐。在这夏日傍晚,绿树郁郁葱葱的小村中,夕阳透过树阴撒在小路上斑斑点点的金黄,一丝清凉的微风吹过,不远处传来低沉婉转而悠扬的古乐之声,好一幅美满幸福的田园画卷。陶笛(别名洋埙、瓦埙、土笛等)可以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埙。 进到院子中,看到侧房中几个工人正在进行陶笛制作,王吉美微笑着迎上笔者。交谈中得知,王吉美自幼酷爱古乐,21岁那年她辞去纺织厂的工作毅然前往临沂学习音乐,在那里结识了同样怀揣梦想的来自青岛胶州的王华文。相同的经历、共同的追求,使得他们相识、相知、相恋,最终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开始了他们音乐梦想的人生旅程。他们两人对造型粗犷夸张,外观朴素奇巧,色彩简练艳丽的古老民间艺术手工艺品沂蒙泥哨所吸引,开始了他们的清苦而又充实的艺术之路。由于兴趣使然,几年下来,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临沂泥哨的制作技艺,但是由于认知度太低、并不被市场所认可,很难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此时,孩子降临也使得他们的生活变的更为拮据,甚至也曾经影响并动摇到他们坚持走下去的决心。然而,几经徘徊犹豫后,夫妻二人下定决心,回家创业。他们也坚信自己的付出会获得社会的认可。2010年,夫妻二人回到家乡唐坊镇重新开始自己的艺术之路。 陶笛小知识:便携式的吹管乐器,形状大小各异,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陶笛可以吹半音,转调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调能轻易演奏7调的乐曲。这种乐器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价格低,简单易学,成手快,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这种乐器的学习费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学。尽管陶笛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但它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爱尔兰哨笛的优美飘逸、二胡的低沉凄凉,相应的专业演奏陶笛同样可以模拟演奏,它的音乐渲染力与前者相比毫不逊色。制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胶、木材等。由于陶笛的制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属性也不完全相同。陶土熏烧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烧制的陶笛声音清脆悦耳。紫砂的陶笛的声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于熏烧陶笛和瓷质陶笛之间。木质陶笛的音色要比烧制的陶笛柔和,也是结实耐用,不怕摔,不易碎。 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出土了一批粘土烧制的器具,制作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经分析发现,当时人们对粘土的制作水平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平,这些器具被证实并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简单的乐曲。经过发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玛雅人制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阶。陶笛从美洲来到欧洲是在西班牙占领时期,在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芝台克艺人给查尔斯五世宫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带哨口的陶笛。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给在场的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成名后,经常到欧洲各地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乐器。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