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图片新闻

乐声悠扬之陶笛-来自异域的古老乐器谱出“新”乐章

发布日期: 2014-07-17 13:50:11 浏览次数: 字体:[ ]

故乡的原风景(陶笛经典乐曲欣赏 宗次郎作品)

いつも何度でも [1](陶笛经典乐曲欣赏 宗次郎作品)

    7月16日,当笔者驱车赶往唐坊镇沈家村时,已近夕阳黄昏。在进村路边的一座四合院的老房子里传出了悠扬的陶笛声,寻声而去,是王吉美、王文华夫妇正在教本村的孩子们演奏陶笛。七八个孩子围坐在“美女阿姨”旁,仔细的聆听着动人的音乐。在这夏日傍晚,绿树郁郁葱葱的小村中,夕阳透过树阴撒在小路上斑斑点点的金黄,一丝清凉的微风吹过,不远处传来低沉婉转而悠扬的古乐之声,好一幅美满幸福的田园画卷。陶笛(别名洋埙、瓦埙、土笛等)可以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埙。

    进到院子中,看到侧房中几个工人正在进行陶笛制作,王吉美微笑着迎上笔者。交谈中得知,王吉美自幼酷爱古乐,21岁那年她辞去纺织厂的工作毅然前往临沂学习音乐,在那里结识了同样怀揣梦想的来自青岛胶州的王华文。相同的经历、共同的追求,使得他们相识、相知、相恋,最终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开始了他们音乐梦想的人生旅程。他们两人对造型粗犷夸张,外观朴素奇巧,色彩简练艳丽的古老民间艺术手工艺品沂蒙泥哨所吸引,开始了他们的清苦而又充实的艺术之路。由于兴趣使然,几年下来,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临沂泥哨的制作技艺,但是由于认知度太低、并不被市场所认可,很难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此时,孩子降临也使得他们的生活变的更为拮据,甚至也曾经影响并动摇到他们坚持走下去的决心。然而,几经徘徊犹豫后,夫妻二人下定决心,回家创业。他们也坚信自己的付出会获得社会的认可。2010年,夫妻二人回到家乡唐坊镇重新开始自己的艺术之路。
    当问及为何选择在唐坊镇作为他们新的起点时,王吉美笑着说道:“唐坊镇境内引黄济淄干渠、杜姚沟等多条黄河支流流经此地,黄河河堤土是当地最好的黑陶陶土资源,我们现在所在的沈家村距离滨博高速公路下路口和省道潍高路不足300米,交通十分便利。当然最重要的是唐坊镇是大汶口黑陶文化的源头,出土过大量的陶器及古代埙的残片,周边几个村甚至还流传着土法烧制黑陶的传统技艺,如何将我们所学结合这古老的艺术,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口味又不失传统风味的艺术品才是吸引我们回来的最大魅力。”夫妻二人经常跑到村里到看农户家做饭的灶台、老茶碗、瓶瓶罐罐,晚上回到家就研究古籍资料,学习试烧古埙的技艺,刚开始村里人都不理解,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这外乡来“小两口”是“搞艺术”的,虽然说话“撇腔”,但为人和善,经常送给孩子们小泥哨、小泥人等小玩具,大家也都主动把老瓦片、瓶瓶罐罐的送给他们。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夫妻不仅掌握了黑陶烧制的原理和方法,也摸透了古埙复原艺术的技术。
  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独门”技艺,夫妻二人制造的古埙在市场上销售非常火暴。但是古埙也有它的弊端:外貌“古怪”、音域较窄、此外本身没有口哨,非专业人员很难吹响,不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夫妻二人萌生出对其进行“改良”的想法。他们以埙为基础,结合沂蒙泥哨和意大利陶笛的特点,运用传统的古陶烧制手法反复设计改良,终于制作出了新式陶笛。陶笛从一块泥土开始,通过模子扣出两块瓣体,塑形后粘合一起,形成中空的腔体。接着用木签在腔体上刺孔,之后反复校音、调整定型,通过打磨、上釉、美工十几道工序后,送炉烧制后,真正的陶笛就“出炉”了。经王吉美改装的陶笛样式新颖,又不失古朴风韵,安装上口哨后,让它吹奏起了更加简便。同时,王吉美还将原有的十二孔陶笛改造成为六孔、八孔两种,更便于演奏。
  就这样,这种价格低廉、简单易学、外观古朴时尚的新式陶笛诞生了,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加之陶笛本身综合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沂蒙泥哨的优美飘逸、古埙低沉优雅,获得大众的青睐,三千多只新式陶笛一经推出就销售一空,产品供不应求。现在,王吉美夫妇每天除了生产陶笛,最幸福的事就是傍晚教村里的孩子们吹奏新的歌曲。清脆空灵、低沉悠远的笛声,伴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在这乡村的美景中演绎出现代版的琴瑟之和。
    据了解,唐坊镇为了鼓励企业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已安排专人到企业调研,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企业负责人共商对策,确定了打造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在镇中心小学开设陶笛基础教育课程,将陶笛课作为镇中心小学特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孩子对陶笛的热爱,加快陶笛在当地的推广普及力度。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陶笛这门古老的乐器焕发出勃勃生机,逐渐融入到了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目前掌握这门乐器演奏技巧的人也越来越多,下一步唐坊镇拟通过组织大型陶笛表演团队到市、县进行文艺演出,参与大型文体活动的方式为陶笛在当地的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陶笛小知识便携式的吹管乐器,形状大小各异,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陶笛的音色也不同。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陶笛可以吹半音,转调十分方便,12孔中音C调能轻易演奏7调的乐曲。这种乐器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价格低,简单易学,成手快,即使没有音乐基础的人,依照相应的陶笛曲谱,经过短时间练习,也能吹出令人满意的曲子。这种乐器的学习费用很低,完全可以自学。尽管陶笛属于大众普及型乐器,但它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爱尔兰哨笛的优美飘逸、二胡的低沉凄凉,相应的专业演奏陶笛同样可以模拟演奏,它的音乐渲染力与前者相比毫不逊色。制作陶笛的材料很多,陶土、瓷泥、紫砂、塑胶、木材等。由于陶笛的制作材料不同,因此音色和属性也不完全相同。陶土熏烧的陶笛音色柔美,瓷泥烧制的陶笛声音清脆悦耳。紫砂的陶笛的声音清脆明快,黑陶的音色介于熏烧陶笛和瓷质陶笛之间。木质陶笛的音色要比烧制的陶笛柔和,也是结实耐用,不怕摔,不易碎。

    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出土了一批粘土烧制的器具,制作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经分析发现,当时人们对粘土的制作水平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平,这些器具被证实并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简单的乐曲。经过发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玛雅人制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阶。陶笛从美洲来到欧洲是在西班牙占领时期,在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芝台克艺人给查尔斯五世宫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带哨口的陶笛。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给在场的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成名后,经常到欧洲各地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乐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