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展魅力 青春飞扬好奠基

发布日期:2016-02-23 浏览次数:

 

特色教育展魅力   青春飞扬好奠基 高青四中校长  司观俊

高青四中成立于2008年1月,学校现有教学班62个,学生3189人,教职工262人,内部配套设施按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2015年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

学校虽然地处县城,但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全部来自青城、黑里寨、花沟三个农村乡镇,97%的学生寄宿在校,教师也是由田镇、青城、黑里寨、青城四个乡镇和原职教中心部分教师整合而来,管理难度很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首先确立了以“养正”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提出了“打造文化特色,发展学校内涵,创建区域名校”的办学思路和培养“自信向上、知礼有仪、博闻多才的文明学子”的育人目标。学校把科技教育和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发展的新亮点,逐步形成了“良品立身、和谐致美”的校风,“博文约礼、善教启智”的教风和“经典润心、习若天成”的学风,凝练出了“同心拼搏、志在超越”的四中精神。学校以创建区域名校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师生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学校管理逐步走上正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连年位居全县前列,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和认可。

特色——从文化做起

学校在经过全体师生广泛的思想“碰撞”并吸收当前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最终将“养正”确立为学校的核心理念:涵养正道、培德育人。核心理念确立后,学校再经多方调研,进一步把别具特色的“养成教育”确立为学校的文化标签,以此铸就学校的品牌之魂,演绎学校的文化之韵。并以此为源,衍生出爱与善、拼搏与和谐、自信与自强等文化特色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浸润于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学校力求汇聚每份爱心,和谐之中孕育幸福;重视养成教育,点滴之中养成美德。激励师生团结一致,涓滴不弃,踏实每一步,立志行千里。

为提升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进行美化绿化工程,开展爱绿护绿活动、设计鲜活生动的“墙壁文化”,总结提炼课堂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将“美德玉成、笃行致远”的校训、“良品立身、和谐致美”的校风、“博文约礼、善教启智”的教风、“经典润心、习若天成”的学风立于教学楼之上,悬于教室墙壁正中,沉于师生心底,为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养心,让文化成为学校精神、理念的基石奠定了基础。

特色——从课程做起

学校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明确“文化育人、质量立校”的办学策略,坚持开全、开足、开好课程。积极发挥课程的文化功能,在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评价办法,编写印制了校本教材《习惯与成长》,创作了校歌《高青四中——梦想升起的地方》,创办了《高青四中校报》,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开设感恩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班会课,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发学校环境(隐性)课程,利用文化建设展板和校园环境等载体,向学生浸润渗透学校文化。本着“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资源”的思路,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工作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各类社团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素养。

特色——从课改做起

走进初一、初二的任一班级,你会发现原先摆放在课桌上的书本,已经被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取而代之,教师也不再是教授者,而是成为了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打造了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堂。这是学校从14年开始尝试的“信息化平板”“一对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为此学校构建了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千兆校园网,实现了微课等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在线观看功能,也实现了在线测试和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为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与保证。

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协助下,顺应课程改革之势,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培育在实践中反思总结的进取精神,尽快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课改,在改革的进程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才能,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提倡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于总结中进步。

特色——从创新做起

学校投入20余万元,建成了模拟机器人工作室、实物机器人工作室、创意奇迹工作室、电子百拼工作室,建成了全县唯一的一处科普中心,增设了车模、建模、航模活动室;组织建立了科普、数理、英语、艺体类俱乐部、社团组织达40多个;先后派出10余名科技教师赴北京、青岛等地参观、学习、比赛,特邀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刘复义教授到校做科普教育专题报告,聘请市科技馆专业人员到校指导机器人制作、“电子百拼”使用技能;成功承办了由200支队伍、2000多名队员参加的淄博市第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车模、航模比赛。

学校坚持实施科技教育“四定”“三总结”“两考”“一挂钩”管理制度。四定是:定参加人员,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三总结”是:活动后学生小结、教师总结、学期专题总结;“两考”是:每周行政值班人员对各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学期末由主管科室对各社团活动进行总结考核。“一挂钩”就是将各社团科技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评选的重要依据。

几年来,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或国家级的培训550多人次,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78篇,80余名教师在县级以上评优活动中获奖,十五名教师代表淄博市参加全国NOC大赛获得一等奖,13名教师参加全国说课大赛获佳绩,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7名教师获得了市、县综合表彰。

特色——从艺教做起

15年6月,高青四中艺术教育再度捷报频传,在县第十七届百灵艺术节活动中,学校参加的声乐、器乐、舞蹈、朗诵、戏曲、摄影、绘画等比赛项目全部获奖,其中韩龙祥、翟龙飞、于俊杰等参赛的表演唱《咂酒歌》,王艳雨等参赛的群舞《清风荷影》,李龙、张英豪等参赛的小品《扶不扶》,范金枝、杨欣然参赛的朗诵《板凳妈妈》,张梦宇、孟轲欣参赛的重唱《花儿与少年》,张梦凡等参赛的器乐小合奏《你知道我的迷惘》,李高晨参赛的摄影《仰首》,郝明月参赛的写意画《遛鸟图》,魏方茜参赛的工笔画《映日荷花》均获得一等奖,并参加市艺术节展演活动。

学校自08年创办以来,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实施艺术教师的专业引领措施,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施教水平,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特长培养,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此,学校组建了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演讲等学生社团,并定期开展活动,并将活动成果进行展演。这些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丰富了学校育人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体验,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实现了艺术之花满园香。

特色——从心灵做起

学校办公楼北侧的一间办公室宽敞明亮,从外面看与其他办公室毫无区别,但室内却透着一股温馨,天蓝色的窗帘,淡黄色的沙发,鲜艳的布艺,曼妙的音乐,特别是每天中午师生们午休后,这里确总有同学陆陆续续的光顾,因为这里就和门牌上写的一样,是他们的“心灵驿站”。

学校从“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出发,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有效;心理咨询平台逐步规范;学校、家庭、社会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建立之初即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有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证书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负责各年级的心理健康课程、专题心理辅导报告、心理咨询等工作,并针对特殊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划分为心理档案区、个体咨询区、团体咨询区、团体训练区四大区域,职能鲜明,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人际关系、生活适应、情感等方面的咨询。温馨的环境及心理咨询师耐心的引导使学生感到信任与轻松,从而使心理问题得以化解,心中郁结得以消散,低落情绪得以克服,郁闷心情得以阳光开朗。

特色——从小事做起

作为高青四中首任校长,笔者见证了学校发展的每一步。学校发展到今天,是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上级领导、社会各界支持、指导的结果。我们总结学校的发展经验,得出了一个字——“小”。对于这个字,家长和老师们都很认可。

初一、一班学生孟珂欣,刚入学的时候成绩并不突出,仅仅经过一个学期,成绩就在全县同类学生中名列前茅了。孟珂欣同学谈起自己的变化坦诚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刚入学的时候,我一时难以适应新环境。但是因为班额小,班里学生人数少,老师能针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针对我们每一个人天天开小灶;班里的学习环境也很好,每一堂课上班里同学们都能紧紧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节奏,学习效果当然好了。”

在高青四中,孟珂欣的表现并不是特例,“每一个老师都能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正是学校最良好的教育品质。学校里,不仅每一个学生的“小”个体都能得到关注,还有很多的“小”——发现小问题、满足小需求、鼓励小变化……老师工作的价值、教育事业的崇高、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体现在日常的小事情当中。学校实行半封闭管理,大部分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就餐。学校餐厅每天的饭菜都不一样,每周一、三、五改善伙食,鸡腿、炸肉、烧鱼天天有。学生下课列队进入餐厅,饭菜实行营养配餐,就餐过程没人大声喧哗。在学校看来,食堂就是另一种课堂,就餐就是另一种学习,正是学校注重的这一系列的秩序就餐、光盘行动、整洁内务、安静午休等“小”最终都转化为学生的美德懿行、良好习惯而影响了他们的品格,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影响了他们的做人与做事。

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中小学创新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总决赛团体金奖、全国虚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市少年科学院工作先进单位、市电脑制作活动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单位、市平安和谐校园、市A级学生食堂、市A级学生公寓、高青县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县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50余项。

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促进人的发展,高青四中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舞台,我们拥有美丽的校园和圣洁的殿堂,使得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教师对教育的思考变成现实。坚持走学校特色建设之路,打造四中特色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丰富未来选择,为学生选择未来飞扬青春奠基,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