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祖国合格接班人而努力

发布日期:2016-09-22 浏览次数:

7月11日—15日我们一行六人,有幸参加了2016年全国基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的学习。

我们聆听了吉林省团校副教授郝文丽老师、河北省少先队副总辅导员潘增鑫老师、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秘书长吴云青教授等六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他们对于常态化少先队活动课实施重点和难点、少先队活动案例、少先队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少先队礼仪、少先队辅导员思想引导工作方法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指导,使我对于少先队的认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提升少先队活动的生命力》这一内容。

这让我想到了“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为什么说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这样的问题。

一、情绪状态的潜移默化,做一名自控型的中队辅导员。

对于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尤其是中队辅导员,他的情绪状态更能影响队员的发展,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甚至对他们会有一生的影响。

小队员们是可爱的,但他们也是多事、多问题的,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状况出现,总是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时不时的挑战我,我们有时候会自己控制不住而爆发,有时候会束手无策,由于情绪状态的不正确展现,会影响到小队员的成长,甚至是终生的,可以说小学中队辅导员留给孩子的创伤是一辈子的。

作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有调皮的、违反纪律的、开小差的等的孩子,就大发雷霆,乱发脾气,训斥惩罚,这样会起到反作用,小队员有可能与你的心走得越来越远。我们要想对策,怀着一颗爱心去面对他们,投入情感,多关心,多聊天,用感情去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使我们辅导员与队员心的距离靠拢,和谐解决问题,和谐进步,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投入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爱在小队员们新中蔓延。

二、要学会与队员沟通,做一名有爱的中队辅导员。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孩子糟糕的行为,背后都是恐惧。是的,做过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之后,我们会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

有些队员,屡次犯错,能承认错误,但是却始终改不掉批评教育不管用,爱他们关心他们也不管用,采取的措施不少,但是收效甚微。细细想来,我们不分原因,不分队员的状况,盲目的进行教育是不行的。

我们要爱自己的小队员。课间课余,多到教室转转,放下架子与威严,和蔼的与学生交流,聊天,小孩子们心中没有隔阂,他们会把自己掌握的最新消息告诉我们,会把自己的心情怎么样、爸爸妈妈谁更好、班内谁比较调皮、谁带零食、谁带玩具、谁经常在操场玩背人的游戏等等,都告诉我们。与孩子们多沟通,使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把握很多孩子的思想动态,就会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学会倾听,听队员发自肺腑的心声,要学会沟通,与队员真正做朋友,悉心耐心的与他们交流,他们会从仰视、敬畏的状态转变到平视、朋友的状态,从而把心扉打开,让我们真正了解他们犯错误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及时进行教育。

沟通好了,我们还要扮演好第二种角色,那就是小队员的临时监护人,给予他们真正的关心、呵护、理解和爱,让他们感觉到在老师面前有安全感,消除恐惧心理和戒备心,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安心学习,安心生活,快乐健康成长。

三、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做一名能够提升少先队活动生命力的中队辅导员。

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秘书长李沧海老师指出,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因为在追求与奋进中,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精彩,生命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而活动是拥有自己精彩最好的体现方式。对于少先队来说,活动体现了少先队的存在和能力;活动彰显了少先队的性质;活动赋予了少先队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活动会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  

而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我们要具备提升少先队活动生命力的能力,也就是要掌握少先队辅导员思想工作引导方法。

我们要掌握提升少先队活动生命力的12个关键点,“四性”:组织性、自主性、实践性、教育性(目标明确); “四的”:我们的、快乐的、难忘的、成长的(深受欢迎); “四有”:有人、有料、有趣、有变(价值提升)。

少先队活动是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集体活动,更是少先队组织实施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基本手段和承载方式。因此,组织性、自主性、实践性、教育性是少先队活动最显著的四大特征,也体现着少先队活动的生命力所在。

对于孩子们而言,富于生命力的少先队活动离不开“四的”:我们的、快乐的、难忘的、成长的。

优秀的少先队活动课中一般都具备“四有”:一要有人——生命的律动,个体的风格日常;二要有料——背景实、队味浓、过程活等课程资源(李老师对于“队味浓”的阐述,我印象特别深刻,对味浓也就是少先队活动要体现少先队组织的丰富元素。一要有队的标志。如红领巾、队旗、队徽、队干部标志等。二要有队的仪式。活动前,有整队、三级汇报;活动开始,有出旗、敬礼、唱队歌;活动结束前,有辅导员讲话;活动结束时,有呼号、退旗、敬队礼。);三要有队的语言——比如“中队”“辅导员”“队员”,不能说成“班级”“班主任”“同学”;四要有队的组织——中、小队活动的活跃是开展好少先队活动的基础。而以小队为单位进行的展示汇报,既是对队员们实践活动的深化与提升,也是对少先队活动的传播与分享,能有效增强少先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李老师还指出,少先队活动要“活”起来。一是空间要存“活”。不限定在课堂上,在操场上、校园里、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博物馆、科技馆等都可以开展。二是资源要盘“活”。充分挖掘利用校本资源、地方特色的社区资源,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资源、丰富的社会资源。三是形式要搞“活”。关注队员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注重新媒体手段的运用,积极融入情感、时尚、艺术等元素。四是时间要抓“活”。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晨会、大课间及课余碎片化时间,抓住重要节庆、纪念日和寒暑假开展少先队活动。五是人员用“活”。 鼓励每个队员都参与到小队活动中去;创造条件,让家长、校外辅导员、社会志愿者、各行业人员都成为少先队活动的参与者与支持者。

少年队不是直接把真理交给少年儿童,而是领着少年儿童去探寻真理,培训结束之际,李沧海老师的这句话萦绕在我脑海中,时时不能忘记。这句话提醒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我们,要明确肩上的重担,把握少先队工作的方向,开拓创新,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为培养祖国合格的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