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与高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决定书 | |||
|
|||
|
|||
申请人王某某 被申请人高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关于其在全国12315平台对高青某羊汤店(某超市)的举报作出的处理不服,于2023年11月26日向高青县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机关于2023年11月28日依法予以受理。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请求:1.撤销11月22日被申请人在12315平台对申请人投诉的某超市销售过期食品一案经查,未发现该商店销售过期食品不予立案决定。2.请求重新受理申请人的投诉案件。 申请人称:申请人于2023年10月24日在某超市购买的辣条发现已经过期,拨打12345进行维权,被申请人回复是拒绝调解结案。然后申请人在12315平台进行举报,被申请人回复:证据不足,不予立案,申请人对此行为回复不服,遂提起行政复议。理由: 一、申请人购买到过期食品,向12315平台举报,属于法定权利,任何人无法剥夺他人的民事行为权利。 二、申请人购买到过期食品。投诉依据为《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十款规定。索赔依据为《食品安全法》第 148条的规定。并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索赔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六条食品经营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消费者主张构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明知”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已过食品标明的保质期但仍然销售的;……(七)其他能够认定为明知的情形。由此可以判定,申请人索赔合法合规。不存在任何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被申请人称证据不足办结后,申请人把所有相关证据都发过去,但是在被申请人收到证据后又以商家不承认而再次办结,属于不作为、懒政、包庇纵容商家销售过期食品。申请人可以合理怀疑该市场监管工作人员与该商家存在不当利益纠纷。申请人保留向纪检监察委员会反映的权利。 四、申请人认为,证据链足够完整且充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得不到任何保障,但商家销售过期产品的事实充足。被申请人也未按照程序立案调查此事。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处置投诉举报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规定,被申请人向申请人索要相关资料时,并未按照法定程序出示执法证件,属于程序违法行为。在案件未立案调查时去商家门店进行查询该产品有无销售,属于违法行为。 五、关于对《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后果,不予处罚。第三十三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及时纠正是自己发现,违法行为单一自己纠正,而不是等; 没有主观故意,直到执法单位提醒才纠正,没有造成后果;没有涉案物品,不提醒就继续维持吗。只有以上情形属于轻微,买到违规食品他不认账,拿出证据证明了是他卖的才承认已经不属于轻微了,就是逃避责任。 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标准要求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申请人有法不依。 七、被申请人以申请人提供不了原始载体做文章,但是《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调取视听资料原始载体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制件,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申请人已通过微信提供原始视频,视频内明确标注购买时间,购买地点,被申请人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或者设备收集、固定违法行为证据。用来收集、固定违法行为证据的互联网信息系统或者设备应当符合相关规定,保证所收集、固定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被申请人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辅助办案人员对案件关联的电子数据进行调查取证。被申请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执行。 八、工商投诉举报暂行条例第十八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等单位代为调解。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进行调解,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第十九条调解可以采取现场调解方式,也可以采取互联网、电话、音频、视频等非现场调解方式。 综上所述,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对申请人的权益造成了损失,应当重新审理申请人的投诉案件并作出合法处理。 被申请人称:一、被申请人于2023年11月22日对申请人作出的回复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2023 年10月27日,被申请人收到淄博12345承办单称,申请人称在高青某超市购买的辣条过期,要求进行赔偿。执法人员对某超市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未发现投诉内容中超过保质期的辣条,该店负责人表示店内没有超过保质期的辣条,明确拒绝调解,被申请人终止调解。申请人微信提供视频、图片等证据,并表示无法提供视频、图片的原始视频及原始载体。被申请人于2023年11月1日对申请人进行了回复。 2023年11月3日,被申请人再次收到申请人在12315平台的举报后,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于2023年11月22日在全国12315平台作出回复,将终止调解和不予立案的情况进行了告知。被申请人的回复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二、被申请人执法人员已履职尽责,且程序合法 被申请人在2023年10月27日收到淄博12345承办单,2023年10月31日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无法确定被投诉举报人存在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立案证据不足,作出不予立案的审批。因被投诉举报人拒绝调解,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终止调解,并于2023年11月1日回复申请人。2023年11月3日就同一事项再次收到申请人在全国12315 平台的举报,被申请人根据申请人第一次对该事项的投诉调查情况于2023年11月22日回复申请人。被申请人已履职尽责,且程序合法。 三、申请人对该件的处理结果无复议申请权 经对被投诉举报人的收款记录进行调查,发现申请人使用的微信名为“*学”,同时该微信名在高青某超市及另一超市、某百货超市也购买了过期产品,并同时以艾某某的名义提起行政复议申请。同一微信名以不同人的名义提起行政复议,无法证明申请人为实际购买人,无法证明申请人与被举报人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故申请人对该件处理结果无利害关系,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规定,故申请人无复议申请权。申请人在2023年10月27日的12345热线中反映的是其爱人购买了涉案食品,申请人与本案无利害关系,无行政复议权。 综上,被申请人作出的回复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程序合法,请依法驳回申请人的复议请求。 经审理查明:申请人称其在高青某超市购买的辣条过期,2023年11月3日在全国12315平台向被申请人举报,被申请人接到该举报后,根据2023年10月27日申请人通过12345热线投诉举报后核查的情况,于2023年11月22日在全国12315平台对申请人进行了回复。 另查明,1.申请人提供的付款凭证中不能显示付款人姓名,被申请人提交的从被举报人处调取的同笔交易单号的付款人为“*学”。2.申请人提交的购物视频中不能显示购买人身份。 上述事实有以下证据证明: 1.申请人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全国12315平台举报详情截图、付款截图等; 2.被申请人提交全国12315平台举报详情、现场笔录、询问笔录、被投诉举报人的收款截图及其他两名商家的收款截图、不予立案审批表等。 本机关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第十五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十五)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项规定:“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本案中,申请人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和举报书中均称因自身购买涉案产品发现产品涉嫌违法进行举报,但提供的证据中并不能证实自身购买涉案产品,也不能证明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举报事项的侵犯。申请人的举报并不属于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实施,被申请人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亦未对申请人设定任何权利义务,未对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与申请人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申请人不具有提起行政复议的主体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本机关决定如下: 驳回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如不服本复议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〇二四年一月十六日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