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芦湖街道:“直面问 现场议 分类解” 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新路径 | |||
|
|||
|
|||
近年来,芦湖街道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做强党建、做优联动、做实服务为抓手,用心打造“直面问 现场议 分类解”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新路径工作品牌,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直面问事访民情 优化走访力量,虚心问计问策。服务团组以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用“大白话”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给群众,听取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到重点户头清、家庭情况清、急难问题清,全面掌握“民情账”。 统筹走访安排,保障遍访成效。合理安排走访任务,及时掌握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先难后易,优先走访“强基”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最终在各村全面铺开,实现“村村到”“户户到”,村(社区)走访全覆盖。 现场议事纳民意 完善议事协商机制,把党政联席会议开至村(社区)层面,对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制定解决方案 联席会议解民忧。选取工作提升明显、有特色亮点做法或工作开展不力的管(社)区、村居或项目一线,每2周召开1次党政联席会,通过“红脸出汗”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治理干部队伍。今年截至目前,在村(社区)召开党政联席会27次,推动完成各村书记领办项目24个,耕地保护卫片整改率排名全县前列。 现场办公纾民困。采取“看现场+听汇报”模式,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实地查看项目一线、问题现场,听取村(社区)班子重点工作汇报,对问题当场讨论、当场研判、当场解决。 群策群力解难题。由街道相关业务科室根据职能,在村(社区)组建“两委”成员、产业带头人(物业负责人)、党员及群众代表等构成的“大家小家”议事平台,对照群众需求,精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各级信访量同比下降23.8%,市民12345热线同比下降52.6%。 分类解事纾民困 提高办结时效。建立“能办即办、分类承办、难事特办”机制,精方法、重结果,实行“首问负责制”,谁走访、谁负责、谁反馈,面对面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 提升办理质效。搭建多员参与治理平台,实行“积分奖励”与“精准施策”相结合,通过完善积分管理办法,在各村(社区)组建“镇村干部+专业人才+热心群众”服务队,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和反复问题,理清总体脉络,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缩短办事周期,让基层治理从“基层干部的单打独斗”变为“群策群力的共同守护”。 形成办事长效。将“直面问 现场议 分类解”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新路径工作纳入党工委议事日程,及时分析研判解决问题,成立专项工作督导组,对干部入户走访、问题解决等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纪律作风督查,杜绝“为了干而干”“打卡式工作”等形式主义问题。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