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 |||
|
|||
|
|||
2月27日,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三农”工作,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积极进取年”活动为抓手,再鼓士气、再增干劲,进一步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奋力开创高青“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县委书记刘学圣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原主持会议并讲话。县领导刘军、邵珠泉、王亚玮、孙秀娟、杨超、于凤云、王波、李永、李杰、张立娟出席会议。会上,集体观看了我县《向新提质 农业焕新》发展综述,宣读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并表扬了发展成效突出的企业、合作社和个人;县委组织部、田镇街道、青城镇、唐坊镇、花沟镇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举旗定向、掌舵领航。过去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五化”农业为统领,全力拉伸“5+2+N”多维度产业链条,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 会议强调,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产业振兴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带动群众共同富裕,重点围绕“兴业强县富民”,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精准洞悉“兴业强县富民”所蕴含的内生关系,精准抓住“三农”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奋力谱写“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支撑和重要抓手,产业作为乡村发展的“源动力”,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乡村发展的高度与深度。要突出产业振兴支撑作用,坚持以“五化”农业为统领,以系统化、组织化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全环节增值,特别要坚持以品牌化为支点,加力品牌培育,拓宽推介路径,打造兴业强县富民“金招牌”;以规模化为抓手,做好“土地连片”“全产业链”“经营主体”文章,激活兴业强县富民“新引擎”;以标准化为支撑,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编制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力做好50万亩小麦、玉米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大力推广高青黑牛“六统一”管理模式,绘就兴业强县富民“新样板”;以生态化为路径,抓好循环利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谱写兴业强县富民“新篇章”;以数字化为引领,持续升级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完善数字大田、黑牛管家等涉农数据模型和应用服务场景,全力争创省级数字农业发展县,加大农业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启兴业强县富民“新征程”,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五化”农业样板,引领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全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会议强调,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和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抓一件事”机制,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亲自盯上靠上、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县委农办要加强统筹协调,“五大振兴”工作专班要厘清职责边界、各负其责,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能抓好任务落实,进一步健全农民参与平台、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要借力农村改革,创新联结形式,充分发挥共富工坊等平台载体作用,推动共同富裕。要做实资源统筹,加强优化配置,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完善落实乡村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把握好现阶段人才回乡返乡有利时机,加大高素质农民大师、齐鲁乡村之星等人才培育力度,扎实推进“乡村好青年”选培,着力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会议以视频直播形式召开,各镇(街道)设分会场。各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县属国有企业、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同志;2024 年度获评市级以上荣誉的农业生产主体及农民群众参加会议。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