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全县幼儿园教师数学教育专业素养,高青县组织开展第二期"建构数学学习的新路径"专题培训,于近日在高青县委机关幼儿园举行。全县7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
会议邀请童恩教育赵少冬老师,通过理论讲座、实操演练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讲述探索幼儿数学教育的新理念与实施路径。
首先,“一个符号代表什么?”赵老师以“比尔”小游戏开场,引导教师深度思考数字的多样化意义。围绕“感数”与“计数”两大核心内容展开专题讲座。并结合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关键经验,帮助教师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支持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其次,以小海螺操作材料为例进行讲解,提出材料投放需要层层递进,倡导“手脑口并用”,在游戏、生活中巩固经验等重要观点。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教师分组操作小海螺数学游戏材料,沉浸式体验幼儿学习过程,围绕“材料核心经验”“分层投放策略”“教师指导要点”三大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通过绘制网络图,具象化呈现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与指导策略。 赵老师充分肯定教师的思辨成果,强调“材料是思维的媒介”,并建议教师关注幼儿操作中的“隐性经验”,将数学启蒙自然融入生活情境。
最后,学前科负责人结合本次培训主题作总结。一是推动数学教育与园本教研有机融合,以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渗透理科思维;二是优化班级数学区角材料,倡导基于严谨教育逻辑开发低成本、高价值的自制教具,让材料真正服务于幼儿经验生长;三是建立教师持续观察机制,借鉴江浙地区“观察-识别-支持”闭环经验,在看见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唤醒教师职业价值感; 四是落实行动研究,完成“数学区角持续观察记录”实践作业,以案例积累反哺教学优化。
笃行以致远,唯实且励新。每一次学习都为更好地自己赋能。此次培训活动为高青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教师以专业智慧点亮儿童数学思维之光。高青幼教人将继续以儿童发展为核心,探索数学教育的新路径,助力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局学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