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李镇:全链聚势激发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 |||
|
|||
|
|||
近年来,高青县木李镇以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聚焦要素配置、数字应用、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制度、技术和模式创新,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先后荣获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富硒农产品产业示范镇、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完善生产要素配置,释放资源禀赋潜力。一是夯实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吸引12名创业带头人与农业技术专家投身木李镇农业发展事业,带动丰码渌鑫AI农业示范园等12个家庭农场、8个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实现年产值3亿元。创新“新农人”培育计划,与山东农业大学、南京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共建3所实训基地,定向为辖区内企业培训智能农机手、数字农管员等专业人才400余人,其中3人获“齐鲁乡村之星”荣誉,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二是深化土地统筹。推行小田并大田模式,实施“土地+资本+技术”改革,投资6000万元建设8个高标准农田开发项目,镇域4万亩耕地全面流转并开展规模化种植,运用无人机、节水灌溉等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达20%以上,带动群众增收4000万元,全域建成“吨半粮田”。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深耕项目,推广可回收农膜,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绿色生产协同发展。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深化“基础设施政府投、核心技术企业担、市场运营社会管”的PPP模式,争取市县镇财政资金5973万元,实施小微产业园续建项目、渌鑫育苗基地项目等8个项目,成功招引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丰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投入6.73亿元。同时,为项目落地提供一对一精准帮办,2024年丰码三期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较常规流程提速60%,加速产业资源集聚,推动智慧农业、现代畜牧业等产业生态快速成型。 二、突出数字融合应用,培育产业发展动力。一是搭建数字平台。坚持“数字木李一张图”目标定位,投资200万元打造“数字木李”平台,包含“数字党建”、“数字农业”、“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数字村居”5个板块及“田源木李”APP和群众端小程序,构建4级网格体系,实现5分钟响应群众问题,农业人力成本降低40%,平台荣获“2023年实景三维山东十佳创新应用场景优秀奖”、“2024年度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示范案例”。二是优化数字服务。引入高清云台摄像机以及虫情测报、墒情监测、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全面覆盖智慧大田、圆梦葡萄庄园等6大产业基地,实现农业生产“云端控制”,农产品“扫码溯源”,农业生产效率及消费者认可度有效提升。投资1.06亿元建设财金鲁望和得益粮食烘干仓储项目,以绿色低碳高效供热技术与智能控制和监测系统提升烘干效率50%,日烘干粮食1100吨以上。创新应用“物联网+智能化”储粮技术,布控传感器实时监测仓内湿度、温度、水分、害虫等参数,实现粮食入库、储存、出库全环节智能化作业,粮食合格率达100%。三是壮大数字农业。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丰码渌鑫AI智慧农业示范园自主研发Unigro作物生长模型,精准动态调控温湿度、光照、养分等环境参数,降低管理人力成本80%,产量提升45%。项目年产优质果蔬苗8000万株,西红柿300吨,辐射800余户农户升级种植模式,总产值1.7亿元以上。得益乳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循环奶业基地项目”运用AI技术赋能奶牛饲养和牧草种植,实现奶牛总存栏量达6000头,实现年产鲜牛奶4万吨,就近带动100余人就业,年均工资超5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0万元。 三、聚焦市场渠道开拓,激发消费终端活力。一是探索品牌融合。以“田源木李”品牌矩阵为核心,构建“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单品+企业品牌”的三级品牌体系,组织镇域内蒙贝利富硒牛奶、圆梦葡萄、骏德猕猴桃、东宫西红柿、河宴富硒鸡蛋等多家产品参加黄河大集、黑牛节等活动,全镇24类农产品获得富硒认证,2个村获评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多家企业荣获淄博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等荣誉,成功推动河晏乌鸡蛋等单品溢价4倍,品牌影响力与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二是推动电商融合。与千禧传媒合作,邀请旗下木李籍百万网红“佳玲老师瑜伽”宣传带货,支持培育“支书周立军”、“高青圆梦葡萄”等8个抖音账号,粉丝总量超50万。创新实施“富硒品质+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累计开展直播1000余场次,实现销售200万元,打破农产品销售的地域限制,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加速文农旅融合。依托黄河淤背百里绿化果蔬带,打造圆梦葡萄采摘园、骏德猕猴桃采摘园、渌鑫育苗农业科普研学基地等文农旅融合板块,大力发掘瓜果采摘、休闲农业、研学体验等业态,连续两年举办“田源木李”富硒果蔬采摘节,吸引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0万元,文农旅融合发展经验被山东电视台《乡村振兴看齐鲁》栏目专题报道。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