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科学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索引号: 11370322004432986Y/2024-545148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06 发布机构: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科学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发布日期:2024-06-06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教学根本任务,围绕“以研促教,教研提质”的目的,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深化师资培养、锤炼工匠之师,开展“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探索信息化教学管理,严格抓好教学常规,加强职教高考政策研究,继续备战技能大赛与实训管理,努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从规范、提质、培优三方面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二、工作计划

(一)规范:严格教学常规。

1.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常规教学管理。教务处牵头,各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制定教研组常规教学管理规定,对课堂教学、晚自习管理、春考备考、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检查等工作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明确教师、班主任的岗位职责,使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开展常规教学巡课与督导,强化责任,积极推动教研组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落实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质量二级考核。校委会、教务处牵头制定《淄博科学技术学校教研组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办法》,由校委会、教务处及值班组采取不定期抽查、巡查等方式,根据教研组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办法对教研组的常规教学管理及质量进行量化月度考核,考核结果用于各类评选树优等的名额分配及教研组绩效奖励的发放,营造风清气正、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的教学氛围。

3.做好职教高考及3+2连读转段工作。在教务处带领下,由教学主任负责,加强对职教高考班、2021级“3+2”班高考教学管理,提升高考班教学质量,努力实现2024年职教高考工作的新突破。同时,继续强化高一、高二、高三职教高考班一体化培养。

4.继续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客观评价教学质量。继续第三方考核,组织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评选期中/期末优秀学生、教学突出贡献个人、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团队、教学质量突出教研组长等,颁发证书和奖品,并计入个人年度考核、绩效奖励考核等。

5.搭建教管一体化平台,开展教学诊改。数字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基本搭建完成,建立了诊改制度和运行机制,继续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成绩、教学过程资料等及时上传至平台,根据设置的诊改点,开展教学诊改工作。

(二)提质:抓好教科研活动

1.继续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各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语数英教研组分年级组织集体备课,教研组长制定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并按时组织、如实记录集体备课情况,所有任课教师含领导层全员参与集体备课,服从教研组安排。教研组要结合春季高考专业知识考试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研究考试大纲,实现教学与春考的紧密对接。

2.总结课堂教学模式。各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特点,总结适合专业、适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期末进行教研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

3.开展教学反思评选。鼓励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好的做法或发现的问题、教学趣事、课程思政渗透、劳动教育融入等进行记录和反思,促进教学研究的落地有效,学期末进行优秀教学反思评选。

4.组织校级公开课。继续规范校级公开课的举办程序,强化公开课的实效性和示范性,达到学习、交流、借鉴、提升的目的。各教研组要结合各组情况,集体研讨,将部分公开课做成示范课。

5.继续组织各类课题申报和过程研究。本学期继续组织开展市课题、省教改项目及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完成部分省市课题的结题和中期检查。

6.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根据上级安排,4月组织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承担全县中职学校公开课展示工作, 4月、5月、6月备战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复赛和教学能力大赛,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研,以赛促教的目的。

(三)培优:将省规范化教学要求融入日常教学

1.强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人才培养方案,它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依据,各专业组要做实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调研—论证—修订—备案—执行的程序,真正深入企业、行业、社会调研,真正聘请企业、高校、行业专业进行方案论证,才能保证方案修订的科学性;将技能大赛标准、X证书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拟定2024年度专业增调计划:学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要求,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地方未来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淄博科技学校“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学校专业建设“十四五”主要任务等。根据县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淘汰了4个专业,新增会计事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宠物养护与经营、畜禽生产技术五个专业,现学校共有14个专业。

选取1-2个专业,积极与相关高校如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对接,探索“3+4”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2.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严格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公共基础课,各专业对接职教高考大纲,进行专业课程优化;课堂革命: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方法得当,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灵活采取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要包括导入、新授、检测、总结、作业等环节,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发题库、在线开放课程等,力争打造有用、有效、有趣、有评的“四有”课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师资培训。制定更加完备的教师外出培训制度。与高校、企业开展联研联训,引专家入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主题专家报告会;同时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需要,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课程思政、新教师培训、进企业实践等,并及时做好培训总结及延训活动。

4.注重名师培养。引入新教师,分层开展年轻教师、青年教师及名师培养工程,探索建立校级—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进阶式名师培养体系。开展青蓝结对工程,遴选校级青年名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结构化、高素质教师队伍。

5.校企双向交流。鼓励各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积极参加各类技能鉴定,考取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鼓励各专业组引入地方技术工匠、各级劳模、优秀毕业生、企业专家等入校上课,加强校企合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