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高青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索引号: 11370322004433022G/2020-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06-29 发布机构: 高青县发展和改革局

高青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日期:2020-06-29
  • 字号:
  • |
  • 打印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突出“产业兴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六稳”等各项重点工作,积极应对经济运行新挑战,县域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态势。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64%,扣除新增减税降费因素影响增长6.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9.5%

(一)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出台了支持骨干企业和创新成长型企业发展的金6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家,工业企业纳税同比增长11.7%。一是新兴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年内新增省市级创新平台13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黄三角药谷产业园纳入市级产业发展规划,已有11家企业入驻,立新制药达到试生产条件,科汇药业、侨森医疗等项目加快推进,健康医药产业初具规模。高青化工产业园获得省级化工园区认定,飞源化工年产8万吨绿色制冷剂项目部分投产,飞源气体与南大光电合作建设含氟电子特种气体生产基地,含氟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华元新材料、兰杜生物、兴鲁科技等一批新项目落地开工;隆华新材料进入IPO上市辅导期,黄河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盘活利用闲置厂房,引进的晨旭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制造项目建成试生产,宝乘电子芯片封装生产线升级项目建成投产,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5%。透平新能源汽轮机叶片、美生热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部分投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T3+大数据中心项目顺利推进,华为县域智慧城市峰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我县被列为2020年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预试点。二是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个,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国井集团实施了国井智慧车间改造,如意纺织部分新设备投入生产,渤海活塞完成机器换人设备20台套,宏业纺织智慧工厂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传统产业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依法依规关闭24家落后化工企业,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三是现代服务业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1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9亿元。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京东云高青会客厅投入运营。天鹅湖温泉慢城被国际慢联正式授牌,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国际慢城,成功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安澜湾、翡骊汤泉、水上乐园等项目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陈庄西周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

(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发挥农业龙头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六产”模式清晰可见。依托得益乳业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4处标准化示范牧场,全县奶牛存栏达3.3万头,鲜奶产量居全省前三;出台了扶持黑牛产业做大做强的10条措施,新天地黑牛与盒马鲜生达成合作,完成养殖区、屠宰精深加工车间改造提升,全县黑牛存栏达2.5万头;正茂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开工,致力打造集农产品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区域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中化MAP技术服务中心完善服务体系,为小麦、玉米生产提供全流程社会化服务。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600余家。二是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实施了“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开展13个示范村、196个整治村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农村“七改”工程,清洁供暖、户户通、安全饮水工程按计划完成,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强力实施“七大会战”,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三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顺利实施。一期工程3个社区42栋住宅楼全面建成,达到入住条件,其中常家社区完成分房到户;二期工程13栋住宅楼完成主体建设;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产业规划编制完成。

(三)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项目为纲,实行重点工程项目指挥部机制和“五个一”调度推进机制,2019年共实施县级重点项目109个, 28个市重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完成投资55.3亿元。兰杜生物纤维素醚、兴鲁科技、正茂农业等10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中化MAP50万亩优质原粮基地项目列入省重大活动签约项目。二是“双招双引”再创佳绩。出台《落实“七项真功夫”精准突破“双招双引”18条措施》,成立“双招双引”工作委员会和6个工作专班,新签约项目17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9个,山东赫达纤维素醚、华科药业高端特色原料药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年内动工,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实施“人才回引”工程,积极吸引高青籍在外人才回乡工作;新引进3名国家重点人才来高青创业,实现国家级人才引进零的突破。三是对上争取支持取得新成果。入选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县、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县,青城镇和常家镇蓑衣樊村等16村通过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认定,成功获授省级粮改饲示范县。全年争取上级支持项目280余个,到位无偿资金约12亿元,同比增长12.3%

(四)重点领域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是积极保持优良自然生态。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涉及我县44个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涉VOCs企业深度治理和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加强移动污染源管控,深入实施危固废排查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率达到100%。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涉水企业提标改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稳固提升。二是持续打造优良金融生态。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诈骗等行为,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内。加快搭建融资平台,积极筹建产业发展基金、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三是加快构建优良营商环境。持续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全面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10条措施,深入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窗受理”改革,推行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帮办”“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县在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获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五)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发展平台进一步提升。一是实施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县道刘杨路升级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车,济南至高青高速开工建设,上海路北延(赵班路改建)工程完成开工准备,小清河复航等工程按计划推进。新汽车站正式启用,2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二是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井大道南延及桥梁工程、长江路东延(一期)、扳倒井路西延、济水路、芦姑路等工程建成通车。完成城区9处易涝点改造和4.9公里雨污分流工程,全长2340米的长江路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完成主体施工。三是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创建为省级生态园区,金洋路、田横路、扳倒井路完成提升改造,一级消防站建成投用。化工产业园实施扩园提升工程,总长度7.7公里的支脉河路、纵三路、田溢路建成通车,配套管网工程同步完成,特勤消防站投入使用,能源中心项目完成立项手续。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整体规划设计,改造1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晨旭半导体等企业入驻提供条件。

(六)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96214868人实现稳定脱贫。建成扶贫“爱心超市”11处,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覆盖。116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五通十有”全面达标。二是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实施“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育工程,2019年高考普通文理本科上线1150人,实现“七连增”。高青燕园学校、千乘湖小学、特殊教育学校、黑里寨中心小学建成招生,新职业中专一期工程建成使用。三是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我县列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被评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县人民医院成为山大二院合作医院,入选国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医院名单;县妇幼保健院列入全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在全市率先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构建远程彩超、远程门诊等四大远程会诊系统。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文昌阁敬老院建成使用,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不断提高,对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将低保、特困供养等审批权全面下放到镇、街道。五是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新馆按照国家一级标准建成并对外开放。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圆满结束,成功举办2019年美丽中国·全国门球大赛(高青站)、第四届天鹅湖国际慢城全国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六是就业创业保障有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3%以下,成功举办高青县首届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县双创园被评为“2019年度山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七是社会秩序稳定。安全生产监管和市场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双拥共建活动深入推进,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工作有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社会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做好防疫物资应急保障供应,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建立“一企一专班”“ 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策划和争取力度,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复工开工。一季度,全县23个市重大项目中,10个续建项目全面复工,13个新建项目开工6个,复工开工率70%;企业复工复产率99.4%;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9%,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19%,学校开学复课等工作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秩序良好稳定。

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发展基础在夯实,发展潜力在增强,发展活力在释放,发展质量在提升。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主要是: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任务繁重;新旧动能转换力度不够强劲,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偏少;园区功能配套不齐全,产业集聚度不高,缺乏支柱型龙头企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保障不够有力;农业大而不强,现代化水平不高,附加值较低;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民生保障短板较多。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各级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大赋能行动”和“十二大攻坚行动”要求,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兴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突出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理念,聚力产业培育、双招双引、乡村振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做好农业做大做强、工业集群发展、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三篇文章”,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大抓落实、狠抓落实,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结合省市发展目标要求,综合分析我县发展基础和潜力,提出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之内。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措施建议

(一)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产业组织理念,着力做好“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一是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贯彻市委推动产业“提高度、拉长度、增厚度”要求,推动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抓住黄三角药谷列入市级产业规划的契机,加快培育壮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推动立新制药、科汇药业、侨森医疗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华科药业高端特色原料药及制剂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华谊集团京华高端外用药及特色新材料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发挥省级化工产业园区优势,加快发展含氟新材料、光电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加快形成高端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含氟电子特种气体、华元硼酸、兴鲁新材料、齐阳光电等项目建成投产,中泰天盟环保制冷剂、赫达纤维素醚等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水平设计,支持宝乘电子、晨旭半导体等企业扩大延链招商,实施诚冠5G低介质电子基布项目,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依托渤海活塞、透平新能源、美生热能等设备制造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二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两化融合”为方向,以智能化为重点,推进国井集团智慧改造、隆华新材料36万吨高端聚醚扩建、飞源化工12万吨无水氟化氢及废盐酸综合利用、渤海活塞高端装备智能化改造、宏业服装智能工厂建设等4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推动白酒、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提档升级。继续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清理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为新兴产业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与高校及高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创建工程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省市级工程实验室4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和“双招双引”工作,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行重大工程项目指挥部推进机制和县级领导挂包机制,加强“五个一”协调调度,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要素资源向重大项目集中。全力推进总投资418亿元的108个县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齐力环保、华科药业、诚冠电子基布、飞源不饱和聚酯树脂等23个市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中央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基建、补短板强弱项等政策导向,加强项目策划储备争取,努力形成项目建设接续有力的良好格局,有力支撑投资平稳增长。二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实施“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大力实施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引大项目、好项目、特色项目,助推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深入落实“淄博人才金政37条”,积极引进高端智力和各类专业实用人才。积极做好人才公寓、专家公寓建设,为引进人才提供硬件支持。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土地内部挖潜,有序推进合村并居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探索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和企业评级评价,用好能耗指标省市级统筹政策,集中要素资源向园区和优质产业项目投放,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创造条件。

(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一是优化现代农业布局。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济。依托得益乳业在县域西部建设得益田园牧业小镇,加快推进观光牧业、饲草种植、乳制品加工等项目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依托新天地黑牛在县域东部建设黑牛特色小镇,打造省级高档肉牛特色优势产业区。依托正茂农业产业园在县域中部建设农业科研、农产品加工、仓储交易和冷链物流中心,打造地标农产品线上线下区域交易中心。依托中化MAP,加快实施50万亩品质原粮基地县建设项目,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打造淄博北部粮仓。二是打造文旅农旅融合新业态。完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依托得益田园农牧小镇、新天地黑牛小镇等项目和地标农产品采摘园,重点建设20处农旅精品体验园区,打造高青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品牌。放大黄河、温泉、湿地等生态资源优势,做活“水”文章,深入挖掘早齐文化、田横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天鹅湖温泉慢城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黄河百里生态绿色长廊,叫响“温泉慢城、黄河高青”的文旅品牌。三是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做好旱厕改造、户户通、清洁取暖、美丽乡村连片创建等工作,完成109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每个镇(街道)打造1处涵盖10个村左右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古村落保护开发试点,发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效应。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保持整治成果。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四是全面完成黄河滩区迁建任务。年内17个村14435275人全部搬迁入住新社区,年底前基本完成旧村复垦工作。

(四)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一是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提高站位,放宽视野,积极参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系,谋求与周边城市融合互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精心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策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推进我县加快融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群、济淄一体化等区域发展布局。二是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做好滨淄莱高铁过境设站的争取工作;积极争取跨黄河大桥、跨小清河大桥及相关交通干线列入上级规划盘子;加快济南至高青高速、上海路北延(赵班路改建)、小清河复航及港口工程建设,加快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S309田高线改线、S316寿高线西延等工程的前期手续办理,实施G233克黄线中修工程。三是完善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优化老城区路网体系,完成田镇大街东延、东邹路南延、扳倒井路西延等工程;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田镇四街改造。加快南部城区路网建设,完成济水路西延等工程。布局建设一批群众性文体、健身活动场所。四是改造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着眼全域水系贯通和实现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目标,实施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整体改造提升工程。投资2.2亿元,治理骨干河道146公里,改造沉沙条渠、干支渠69公里,建设小型蓄水工程4座。实施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及北支新河、杜姚沟河道治理等工程,提升河道防洪排涝能力。

(五)树立平台思维生态思维,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快园区承载力建设。围绕“一区四园”发展布局,深入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资金、能耗、土地等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创新研发平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机制创新,快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高标准规划建设黄三角药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打造绿色生态高效园区。化工产业园尽快实施扩园提升,加快能源中心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改造,完善路网、管网、水网工程,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规划设计和标准化厂房建设,重点推进诚冠电子5G低介质电子基布、宝乘电子IGBT大功率规模芯片封测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用好政府专项债券、财金融合、国际金融贷款等政策工具,增加有效投入。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扩大信贷规模。支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隆华新材料IPO上市进程。加快推动与上海盈科资本合作的股权投资基金、与嘉实资本合作的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与青岛泰珩合作发起的应急转贷基金等基金组建,做强投融资平台,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深入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努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加快实施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推行容缺受理、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和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深度推广“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着力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项目建设审批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六)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贫困户动态管理,建立返贫预警监测机制,及时采取干预和帮扶措施,强化产业、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保障,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刑责治污、全员环保“两手抓”,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抓好VOCs深度治理、氮氧化物治理提升、涉颗粒物企业综合整治、黄河流域高青段水质提升等工程,持续推进危险废物、废弃坑塘排查整治,加快化工产业园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力争全年空气良好率达到80%,各项环境指标持续改善。三是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完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任务,加快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校园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建成智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快县医院南部新区项目建设,实施县精神卫生中心搬迁改造工程。全面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巩固加强与山大二院、市中心医院的合作。实施镇、村两级医疗机构标准化提升工程,力争基层就诊率达到65%,县内就诊率达到90%。五是增强完善社会保障能力。贯彻落实《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各项社会福利政策,提高残疾人、老年人的生活护理水平。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开展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工作,兜牢生活保障底线。六是积极推进就业创业。继续实施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拓宽适龄人口就业渠道。以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创业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的作用,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七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文明创建,强化法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等各项制度,增强应急管理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好妇女儿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加快发展文化、科技、体育、传媒等各项事业。扎实开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