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高青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索引号: 11370322004433022G/2022-523594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5-05 发布机构: 高青县发展和改革局

高青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日期:2022-05-05
  • 字号:
  • |
  • 打印
 
一、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六大赋能行动”和“十二大攻坚行动”部署要求,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狠抓落实,全力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2021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206.3 亿元,同比增长 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 17.68 亿元,同比增长 14.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0.8%;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1.4%、14.2%。(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一是主导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101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44.2%;“四强”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 60%以上。健康医药产业迅猛发展,黄三角药谷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 17 家,成为全市“两谷一园”新医药产业布局的重要“一谷”,一美生物、侨森医疗等项目建成投产,恒智医创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产业园等项目顺利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飞源化工产值突破 20 亿元,隆华新材料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高青上市企业成功“破零”。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稳步发展,翔天重工水处理装备制造、火天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诚冠 5G 低介质电子基布项目顺利推进。二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总投资 91 亿元的县级重点技改项目 48个,其中市级重点技改项目 23 个,全年完成技改投资 16.3 亿元,同比增长 13.6%。累计发放技改贷款 1.73 亿元,助力传统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侨森医疗与美国 BD 公司合作持续深入,智慧化工厂投入使用;扳倒井智能调酒生产车间等 10智能车间建成投用。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31 家,国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43 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56%。天恒纳米、德川化工、飞源新材料等 5 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金洋药业获批省重点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项目;飞源气体成为 2021 年全市第一家“哪吒”企业;隆华新材料、德川化工、丽能电力被评为省级“瞪羚”企业。(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一是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21 年实施总投资 502 亿元的县重点项目 137 个,其中 47 个市重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年度完成投资 68 亿元,投资完成率 107%。正茂农业产业园、赫达纤维素醚、天鹅湖罗曼园等 21 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淄博港高青港区花沟作业区一期工程、忠信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等 9 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35 个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成功发行债券 15.1 亿元。二是招商引资取得显著突破。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20 个,到位省外资金 60.4 亿元,外资 4228 万美元。三是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 6 万平方米医疗健康标准化厂房一期基本建成,2 栋人才公寓楼即将完工;化工产业园启动实施扩园提升工程,能源中心、综合管廊、危化品停车场、自来水厂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一号改革工程”,建立从企业开办到竣工投产的全程跟踪“帮办式、代办式”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开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改革,实现涉企事项 100%容缺受理。“无证明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207 项证明事项实现免提交。(三)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一是优势产业规模壮大。我县获批国家沿黄肉牛产业集群主导创建县,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纽澜地“数字牧场”入选农业农村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得益乳业三大牧场建成投产,全县黑牛、奶牛存栏量分别达到 5.2 万头、3.5 万头。大力推广“荷虾共生”“稻虾共作”立体综合养殖模式,全县 200 亩以上养殖基地达到 15 处,总养殖面积 1.8 万亩。二是文旅农旅产业加快发展。天鹅湖国际慢城景区升级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天鹅湖罗曼园项目顺利推进,伟光汇通文旅康养项目落地实施,常家—芦湖 45 公里绿道加快建设。常家镇天鹅湖村、许管村、说约李村纳入 2021 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蓑衣樊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深化与中化 MAP、省供销社合作,建成中化农业数字大田7 万亩,省供销社“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试点落户高青。深入实施“三变五合”试点改革,新增托管土地 7000 余亩,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35.8 万亩,流转率 54%。粮食产量稳定达到 55 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 40%以上。(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济南至高青高速主体基本完工;小清河复航工程进度居全线前列,唐口大桥主体合拢,高青港区项目开工建设;上海路北延工程完成 S316 寿高线至李中路段建设。二是城乡面貌持续更新。青城路东延、阳光学府南路、东郡一号南路等城区道路顺利推进。黄河路、青城路雨污分流工程基本完成,城市内涝大幅改善。150 公里农村公路路面改善工程全面完工。5G 网络加快布局,建成 5G 基站 40 座。田镇四街改造安置房、带状公园、博物馆开工建设。完成 29 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惠及 2359 户居民。三是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不断提高。完成 200余公里骨干河道和 1000 余公里支渠及末级渠系的提升治理,新建改建 24 万亩田间节水工程。实施城乡居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2 万立方米水厂及输配管道开工建设。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支脉河河道拦蓄等工程有序推进。(五)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绿色生态廊道已具雏形。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工程启动实施,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各类苗木种植 200 余亩,沉沙清淤 240 亩。实施支脉河、北支新河生态系统修复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增强河流湖泊生态修复功能。二是启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实施城乡绿道网、千乘湖生态文化园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完成园林绿地提升 26.8 公顷、城市绿道 17.9 公里。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裸露土地专项整治等“七大会战”,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三是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突出问题、畜禽养殖、黑臭水体、化工异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 30 个领域问题排查整治。抓好大气污染防控,分阶段实施 PM10污染治理、VOCS 专项整治和 SO2集中整治行动,完成 163 家重点 VOCS企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PM10 平均浓度大幅改善。出台《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提档升级实施方案》,实现 4600 余家养殖场(户)生态化、专业化、园区化升级。(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民生福祉保障有力。一是社会保障更加完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 3 处安置社区、55 栋住宅楼及配套附属设施全面完工并搬迁入住,17 个旧村房屋基本拆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和630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1200 元和 840 元。城镇新增就业 2120 人,累计发放社保补贴、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人才补贴等各项补贴 9500 余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 2.84%以内。二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21 年县人代会确定实施的 6 个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中,老旧小区改造等 4 个项目建成投用,城乡幼儿园新建、职业中专二期 2 个项目年内交付使用。高考本科上线实现“九连增”。完成千乘湖生态文化园、西部城区体育场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所有中小学体育场设施全面面向社会开放。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县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门诊病房楼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南部城区项目加快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全年累计接种 27.9 万人、62.2 万剂次。“快递进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举办“党旗飘扬”合唱展演等各类文化活动 400 余场次,开展城乡公益电影放映 9108 场次。成功举办全县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三是社会环境更加稳定。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工作有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大数据智慧警务中心建成投用,社会治安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持续向好的同时,还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业大而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程度低的情况仍然存在;资源保障亟需加强,能耗、土地、人才、资金制约较为明显;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与群众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营商环境、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短板,等等。
二、2022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22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抓好绿色发展先行区、城乡融合样板区、双碳生活示范区、品质民生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五区建设”,深入做好农业做大做强、工业集群发展、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三篇文章”,加速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聚力建设黄河下游腹地新城,打造美丽富裕、品质活力、幸福和谐的黄河明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左右;各项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计划目标之内。
三、2022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加强沿黄生态修复。加快推进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项目,实施黄河沿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城乡绿网,以及小清河、大芦湖、艾李湖等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深入开展“绿满高青”全域绿化提质增量攻坚行动,更新造林 1000 余亩,完成村庄绿化 252 个。二是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散弱企业市场出清。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严格能耗“双控”措施,实施华能牧光互补、华电渔光互补、LNG 储备站等新能源项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安全发展之路。三是开展节水控水行动。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启动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深挖工业节水潜力,提高供水用水综合效益。加强河道与滩区综合治理,建设防洪标准化堤防和控导工程,提升黄河灾害防御应急能力。四是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落实“全员环保”“刑责治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工业炉窑、VOCS、扬尘、移动源、秸秆焚烧等管控力度,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高标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工程,加大涉氟化物企业治理,强化涉水企业监管,确保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 30 万吨有机废弃物面源治理项目,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推进化肥农药地膜减量增效,提升固废、危废和重金属监管及无害化处理能力。(二)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培育主导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突出园区主战场地位,重点推动土地、人才、能源等要素资源向重点园区倾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人才公寓、标准化厂房建设,启动创新孵化中心和医药检测服务平台项目,完成能源中心、110 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组建 5000 万元的应急转贷基金,全力推动健康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二是着力增强发展后劲。树牢“项目为王、发展为要”理念,紧盯总投资 410 亿元的 150 个市县重点项目,落实重大项目“五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和“三张清单”管理制度,做好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更快落地、加速建设。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传统产业嫁接融合,开展关键装备换芯、现场管理提升、流程控制优化等工程,实施县级重点技改项目 39 个,确保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20%以上。深入实施“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聚焦含氟新材料、聚醚新材料、健康医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条,持续推进与上海华谊、福建三棵树等 500 强、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进程,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0 个以上。三是发展培育新经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动 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应用,布局数字农业、数字文旅、现代物流等产业新赛道,构建发展新业态。落实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对目标企业给予“一企一策”量身打造支持,积极培育“独角兽”、“哪吒”、“瞪羚”等新物种企业。四是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巩固提升“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实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深化“一链办理”主题式服务,拓展“一业一证”行业覆盖范围。健全完善联合审批、现场勘验等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五是深化科技赋能行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10 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 35 家、45 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新“人才+项目”柔性引才模式,落实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 10 项以上。(三)坚持农业做大做强,着力深化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列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机遇,加快纽澜地黑牛、财金鲁望、远航牧业等 6 处规模养殖园区建设,启动高青黑牛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力争黑牛饲养量达到10 万头。依托得益乳业三大牧场,打造黄三角高品质绿色奶源基地,力争奶牛存栏量达到 3.7 万头。持续推广“荷虾共生”“稻虾共作”立体综合养殖模式,争创“中国清水小龙虾之乡”,力争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 2.5 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 5.3 万亩、农机化示范基地 5 处,确保小麦、玉米播种面积达到 121 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 57 万吨。二是高效激发农村活力。完成 30 个行政村“三变五合”改革试点,盘活集体土地、闲置院落、自然生态等要素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步伐,畅通城乡土地资源双向流动通道。支持中化 MAP、鲁供青苑定制社会化服务业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 20 万亩以上。三是加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高水平举办山东(高青)黄河文化旅游节,推进天鹅湖罗曼园、伟光汇通文旅康养等项目建设,打造高青黄河百里长廊风情带,积极争创“省级文旅融合康养示范区”。持续推进纽澜地黑牛小镇、得益田园牧场等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依托乡村精品民宿、农家乐和采摘园,打造以蓑衣樊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四)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建设全域公园城市。深入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行动,实施三号沟、干二排河道绿化,国井大道、青城路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沿北支新河实施公园绿道、沿河绿道建设,全面联通“在河之洲水上乐园—千乘湖生态文化园—文昌阁夜经济集聚区—李官湿地公园”等片区,积极培育夜间经济、文化消费、体验消费、假日经济等新业态,持续提升城市时尚度活力值。二是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扎实推进田镇四街老旧片区改造,加快安置房、商业中心、带状公园、道路桥梁等项目施工进度,构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框架。有序推进 17 个老旧小区和 2 处棚户区改造,建设人才公寓 240套。启动燕园路、漯水路等 6 条市政道路建设,实施国井大道、青城路等雨污分流工程。三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实施济高高速黑里寨出入口连接线项目,济高高速年内实现通车;启动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工程,做好章丘至庆云高速前期工作;完成小清河复航(高青段)主体工程,加速推进淄博港高青港区花沟作业区一期工程。四是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深入实施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广泛开展“五清三建一改”和“美在家庭”创建,推进新一轮村庄绿化、村镇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实现城乡面貌两年彻底转变的目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5 年提升行动,统筹抓好垃圾、黑臭水体、厕所革命,大力提升村容村貌。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全覆盖的农村交通网。(五)加强民生事业保障,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半篇文章”,加快完善新建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加强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确保迁出群众安居乐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强化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 1500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加快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社会救助领域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精准救助能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依托“互联网+”模式,构建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二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城乡幼儿园提升改造工程,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启动第二实验小学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力争中高考再创佳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成职业中专新校二期建设。三是推进健康高青建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大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构建全员免疫屏障。完成县医院感染性病房楼、县精神卫生中心养老康复楼等项目,全面提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镇村公共体育设施,打造城乡一体化“15分钟健身圈”。四是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开展黄河文化遗产普查,推进陈庄西周遗址、千乘古城等专题研究,实施青城文昌阁本体修缮、店子南遗址保护等项目,做好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打造黄河文化展示基地。五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城乡网格化运行机制,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做到信息共享、实时感知、智能管理。统筹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服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