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建议》的答复(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98号建议)
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98
建议人: 李恒星
主办单位: 高青县公安局
答复时间: 2024-07-0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恒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厅、市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题调查研究,坚持源头预防、精准管控,依法处置,积极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围绕涉案未成年人作案动机、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我局近年来侦办的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作案群体呈现低龄化、手段简单粗暴、结伴流窜作案等规律特点,2023年我局已掌握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共104人,其中传统侵财类案件涉案人数52人,殴打他人涉案人数16人,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涉案人数9人。在侦办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我局严格依法依规快速处置,深挖线索严打组织、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活动。同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监护人,厘清监护职责,督促监督管理。在常态化开展法制进校园工作的同时,今年第一季度,以“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为主题,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专题普法进校园活动,提高青少年分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于盗窃成性、屡教不改人员送入专门教育学校。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高青县公安局

2024年7月5日

背景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不仅对未成年人自身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负面影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统计监测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2.8万人。20231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8万余人,共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2.6万人。进一步研判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发现,犯罪类型更加集中,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盗窃罪、聚众斗殴罪、强奸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未成年人教育和成长环境的深刻思考。

存在的问题

1.犯罪类型更多样。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强奸、贩毒等。其中,盗窃和抢劫是最常见的犯罪类型,而强奸和贩毒则是最严重的犯罪类型。

2.犯罪手段更智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智能化。例如,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诈骗、侵犯他人隐私、网络暴力等行为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甚至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相互勾结,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导致青少年犯罪团伙越来越多。

3.犯罪年龄更低龄。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一些未成年人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涉足违法犯罪活动,这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成长背景等因素都有关系。

4.犯罪动机更复杂。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经济原因外,还包括心理问题、家庭问题、学习压力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犯罪后果更严重。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对于犯罪者本人来说,也会面临法律制裁和社会谴责等严重后果。而且受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暴力化倾向明显,如持刀伤人、驾车撞人等。

建议

1.提升家庭教育品质。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和陪伴,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时,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和打击,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同时,社区也可以开展丰富的青少年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归属感,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4.加大法律制裁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对犯罪行为进行更加严厉的制裁,以警示和教育其他未成年人。同时,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保护。

5.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方面的有效措施,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