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完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体系的建议》的答复(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26号建议)
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126
建议人: 张平
主办单位: 高青县公安局
答复时间: 2024-07-0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张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的态势下,县公安局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立足本职,不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防范力度。2023年,我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295起,其中刑事案件225起,行政案件70起,损失2232万元(日均损失6.1万元),抓获诈骗及电诈关联犯罪嫌疑人318人,行政处罚违法嫌疑人112人,电诈发案、损失数同比下降29.76%和24.33%,侦破部督“8·03”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发起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一起全国集群战役,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专题报道。

一、实体化专班运作

实体化运作侦查中心,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紧盯50万元以上案件,由局领导牵头包案,抽调刑侦、网安、合成等部门民警,组建反诈专班,专业警种民警携带权限、资源进驻,对刷单、“杀猪盘”等多发、高损类案件,分别组建最小作战单元,改变过去临时专案组凝聚力不强、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专业化打击该类案件。

二、一体化联合作战

依托侦查中心、片区侦查队、派出所三级打击架构,积极拓展专业侦查手段的建设应用,从规范接处警、受立案入手,快速止付、高效冻结。初步形成了研判快、落地快、抓捕快、程度深的“三快一深”技战法。

三、规范化部门协作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同各大银行、通讯运营商建立打击配合协作机制,联合开通反诈绿色通道,全方位提升技术反制、资金查控、紧急止付能力,实现快速反应、及时止损。四是常态化警示宣传。县公安局坚持“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铺天盖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进村居、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掀起全民反诈宣传高潮;对重点群体开展靶向精准教育,针对当前兼职刷单、网络贷款、网络投资理财、冒充客服等多发诈骗类型,分析诈骗案件受害人网上行为特征,为潜在受害群体精准“画像”,开展精准宣防。

四、下一步工作

县公安局将持续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狠抓破案打击,强化预警劝阻,做实防范宣传,全力追赃挽损,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高青县公安局

2024年7月5日

背景:

随着我国电信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手机、互联网等电信网络平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样也滋生了许多利用电信网络平台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并迅速蔓延,甚至成为几种主要新型犯罪之一。当前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改号软件等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作案手段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欺诈性,诈骗金额巨大,社会危害性极深,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存在的问题:

各类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多数人对电信诈骗还是处于一种比较淡漠的认知,反诈意识不高,应对方式认识不足,识别不准,处置不当,最后还是让犯罪分子得逞,遭受财产损失。

建议:

一是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对不熟悉的来电要提高警惕,诈骗一般不离钱,只要和资金相关的,一定要核实清楚不要大意,一旦涉钱需要谨慎对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各网络平台要做好网络的推动者和管理者,充分唤醒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把责任担当和行业自律充分结合起来;网信有关部门要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管理,网络平台也必须坚持企业履责和行业自律,严格落实自己的主体责任。

三是相关部门要积极加大各类宣传力度,建立长效防诈机制,铲除诈骗的犯罪土壤,时刻绷紧防诈之弦,谨防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