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做优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增加了发展的不确定性,工业企业发展面临国内市场消费不振,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负面影响加剧等不利因素叠加效应。国家层面提出继续抓好“六稳”“六保”工作,财政赤字增加1万亿、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转移支付、直达基层;山东省提出了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淄博市制定了十二大攻坚行动,列出十五项改革攻坚任务清单;我县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的“十二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重点部署了十四项改革攻坚任务清单。一系列的政策都对培植产业、扶持企业、重构经济生态、变革运行制度、推进转型升级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主要工作
一是防控复产、双向发力。疫情发生后,下发《疫情防控倡议书》《工业企业防治疫情建议》,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做好复工复产方案,制定《关于保障工业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的建议》《企业复工复产审批程序》《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帮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生产。二是项目为纲、支撑明显。今年实施县级重点技改项目40个,总投资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1个,总投资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立新制药、兰杜生物、隆华新材料、华元新材料、如意纺织等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为我县经济逆势增长提供后劲保障。三是打造生态、持续优化。今年上线了“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已完成对全县规上企业的2019年度运行指标评价;5G基站建设全面铺开,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由民用向工业领域渗透;建成智慧工厂3家、智能车间30个,企业上云数量达700余家,工业形态正在向智能化、智造化转变。四是对上争取、纾困解难。争取市级技术改造扶持资金447.9万元,落实金融支持政策,为需求企业提供应急贷款,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放大高青特色,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根据我县产业发展前景,重点关注支持健康医药产业、氟硅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健康医药领域,做优做强医药产业,打造“一谷两园”,建设以黄河三角洲药谷为核心,以高青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和高青化工产业园为两翼的医药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重点依托金洋药业、立新制药、侨牌集团、侨森医疗、恒舟铝塑、尚维包装等企业做强制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板块;高青化工产业园重点依托浙江华贝、兰杜生物做大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板块。发挥县域良好的环境、土地、政策、园区优势,实现园区间差异化互补发展,完善健康医药全产业链建设,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新材料领域,利用好省级化工园区优势,规划引领、顶层设计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发展,严把化工投资项目准入关,以着力扩充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工产业板块为主导,以引进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高端项目为目标,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引领全县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二)推动“五个优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通过提升技术工艺、拓展产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业链条、增大产业效益,改造提升食品酿造、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技术工艺,引导企业在工艺流程再造中与工业设计、智能改造融合,树立项目建设前瞻设计思维;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平台为载体,以科研投入为抓手,吸引外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集聚,培育品牌、打造标杆;优化提高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紧盯行业前沿加大科技投入、对标行业标杆加快升级改造、瞄准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转型升级,扩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率、增强竞争力、把握发展主动权;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依托现有优势产业招引县外强企,实施铸链、强链、补链工程,放大产业链条“吸附效应”;优化提升经济效益,继续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打造一批会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发挥引领带头“主心骨”作用。
(三)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进军新型制造业未来模式。作为5G时代孵化出的最大一块蛋糕,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未来主要形态,亦是决定未来产业乃至国家实力的制高点。按年度制定培训计划,分产业定制培训内容,对智慧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开展培训工作,引导企业强化信息化意识,广泛提升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积极性,力争2020年建设智慧工厂1家、智能车间10个;通过开展供需对接、宣讲推介会、考察学习对标等活动,加大企业上云宣传力度,全面推动企业基础设施上云、企业平台系统上云、企业业务应用上云,提升企业上云数量和应用深度,力争2020年实现企业上云390家。帮助工业企业与软件服务企业开展对接与合作,通过应用软件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搭建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全县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融合,带动其他各个行业与领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发展水平,利用信息化向纵深融合发展。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积极落实我县《关于支持工业骨干企业和创新成长企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内容,发挥政策正向引导、反向倒逼的作用,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要向骨干企业、创新成长企业、纳税前三十强企业重点倾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重点项目,组织企业积极培育、策划储备项目,靠上服务指导,全力对上争取,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高青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7月9日
(联系单位:高青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人:刘磊,联系电话:6967918)
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