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提高全县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的答复(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43号提案)
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043
建议人: 孔翠英
主办单位: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答复时间: 2025-05-06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孔翠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提高全县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当前全县学校健康课堂教学存在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家校社协同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对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成了挑战。我们完全赞同您的观点,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全县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

1.优化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我们已联合教育、卫生部门,将健康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并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提高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兴趣和认知。确保全县中小学校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保证教学时间的充足性。

2.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已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进修和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3.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定期举办家长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家长的健康教育意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各种家校平台,定期分享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生健康信息,促进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联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等,共同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我们深知,提高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工作:

1.持续优化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综合性和趣味性。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和培养专业健康教育教师的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

3.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拓展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3.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为了确保健康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将制定符合实际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估标准,并定期对学校健康课堂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健康数据和课堂反馈,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再次感谢您对全县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全县学校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5年5月6日

背景: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部先后出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并于去年6月推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倡导将健康素养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将健康促进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然而,通过走访调研,我县学校健康课教育重视程度和教学质量亟需进一步提高。 存在的问题: 1.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我县健康教育课形式化现象严重,仅开展日常锻炼的体育课,缺乏对疾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心理健康、艾滋病专题教育、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预防新型毒品等方面知识健康教育课时的安排,有时仅通过班会或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 2.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37所,健康教育教师通常由体育教师(保健教师)或校医兼任,专职校医(卫生技术人员)10人。部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健康教育(医疗卫生)专业背景,通常只侧重于体育锻炼、青春期保健等某一方面,健康教育知识无论在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上无法满足需求。 3.家校社协同力度不足。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社会对校因健康教育关注度不高,加之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导致家校社在校园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协同力度不足。 建议: 1.优化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结合我县学生实际需求及校园常见病、传染病特点,由教育、卫生部门联合制定涵盖营养、运动、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内容的本地化健康教育教材,并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将健康教育纳入到“开学第一课”中,组织邀请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等专业人员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并落实《山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全县中小学校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2.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部门应定期举办家长健康教育讲座,增强家长健康教育意识;利用家校沟通平台(如微信群、家长会等),定期分享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生健康信息,学校要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联合科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等,共同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完善科技馆健康教育功能区,丰富“科技大篷车”健康教育的内容。 3.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评估标准,对学校健康课堂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健康数据和课堂反馈,并结合实际持续改进健康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