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坤、张艳、王美娟、魏立秀、张娟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青年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创建市级创业型区县的契机,加快形成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努力构建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常态化的服务新格局。服务的基础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
一、我县推动青年创业的主要做法
(一)畅通政策落实渠道。严格落实省、市在创业方面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完善各项创业补贴资金信息数据库和发放台账,及时将各项补贴发放到位。严格落实城乡劳动者
创办小微企业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政策,同时,与工商、税务部门联合,严格落实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和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审核发放贷款4308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321笔,发放贷款3208万,小微企业审核认定5家,发放贷款1100万,共带动新增就业人员700人,全年贴息271万。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一是举办每年一度的创业大赛。创业大赛是展示创业成果,弘扬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我县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作,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创业大赛,发挥了创业政策的激励作用。二是联合妇联、科技局、工商局开展创业服务活动,开展进行小微企业座谈会,讲解创业相关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加强创业服务。
(三)建立创业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依托淄博创业大学,在我县设立了高青教学点,配套完善了教学设施,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淄博创业大学是山东省三家示范创业大学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培训效果明显。在培训中,该校创新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引入对参训人员进行模拟创业实战培训、沙盘推演等先进的培训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努力把创业培训与创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2016年至今,我县共完成创业培训1300余人。
(四)成立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利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搭建起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创业服务网络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宣传、项目推介、业务咨询、开业指导、培训报名、创业担保贷款办理和跟踪扶持等服务,确保辖区内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均可享受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
(五)完善创业示范平台建设体系。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抓住省市创业示范平台奖补政策机遇,积极建设各类创业孵化园区,为入园创业者提供房租减免、水电费减免、创业培训、担保贷款、创业指导、手续办理等全方位扶持。
(六)建立创业导师联盟。我县设立的每个创业指导窗口,都根据辖区内人数配备了相应的创业导师、咨询师和劳动保障协理员,累计为1300余人次提供创业指导。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建立专门的创业导师联盟,导师团有24名成员,由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优秀企业家、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纳入了市级创业专家资源库,能为创业者提供从登记注册、创业指导、项目推介到企业管理、政策落实等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累计为创业者提供服务1200个小时。
二、今后工作重点
(一)整合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青年创业服务体系。精细做好青年创业服务工作,形成包括项目考察推进、需求对接、个性化服务方案制定、实施效果评估、实施问题解决以及项目深度扶持、示范扩展与推广、项目整合链接等在内的完整的项目服务体系,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二)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推动青年创业与现有乡村振兴规划、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和精准扶贫等项目的深度结合,实现各类资源的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农村道路、现代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社、共生企业及网店云商,综合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打造产业链条,打造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乡村产业集群形成,切实保障创业项目在乡村落地生根发展。
(三)积极发挥信息服务平台作用,促进人才交流。整合创业资源,建立青年人才信息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进行人才的交流利用、开发、储备和管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信息互通,开设“创业课”、打造“创业群”、培训“创业导师”、构建“创业融资渠道”,积极促进创业青年与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校以及各类企业之间交流合作,达到青年创业人才、项目信息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聚能,以创业项目带动乡村发展,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高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4月29日
(联系单位:县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联系人:韩克友,联系电话:696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