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22004321573C/2025-549692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1-02 | 发布机构: | 高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高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依托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局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法治建设理论水平。年内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日”、《民法典》集中学习等学法用法活动8次,在全局营造良好氛围。调整完善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局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全面部署依法行政工作,确保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到位。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情况
认真梳理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规范人社业务办事指南、办事流程,明确法律依据,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示,同步推进人社业务综合柜员服务建设。缩短工伤认定时限。将法律规定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由受理后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优化为受理后9个工作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对外公开抽查结果,加强信用监管。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实行待遇支付业务全流程线上经办,全程留痕、可追溯,严格落实三级审核管理。
(二)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凡行政决策,均按照“三重一大”事项议事程序,通过召开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工作落实中,实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由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并予以落实,确保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组织领导,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依法依规执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按季度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办事环境,提升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外的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全部公开,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认真解释说明,重大行政决策经党组会议讨论决定。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组织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参加公共法律知识考试。组织开展“人社业务大讲堂”,邀请律师事务所律师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切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按照《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在合法合理范围内进行行政处罚。不断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局属执法单位和科室配齐了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并建立执法记录台帐,使执法过程可视化。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授予执法资格,不从事执法活动,不在任何执法文书上签字。目前,全局共有21名工作人员持有行政执法证,5名工作人员持有行政执法听证主持人证,执法队伍进一步壮大。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日常行为,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在规范执法行为的工作中,坚持执法依据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程序统一,严格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继续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行政执法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规范使用和填写行政执法文书管理,规范档案管理,有效杜绝了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不断完善创新监管模式,提高整体执法水平。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依法开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耐心接待来访群众,认真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通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依法、规范、高效处理劳资纠纷。举办了20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与县法院举办了疑难案件研讨会,加强裁审衔接。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86件,按期结案率100%,调解率80%以上。二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加强治理欠薪,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化解重点领域欠薪隐患,受理拖欠劳动者报酬问题1000余件,涉及工资总额1000余万元。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案件办理,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与刑事司法衔接,及时与公安等部门沟通相关线索。加强信用监管,实施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依规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诚信等级评价。三是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信访台帐,限时办理,化解群众诉求;规范信访办理流程,强化信访件科学分流,健全信访服务群众有效机制。重点加大对人事考试、社会保障和农民工工资等信访诉求的处理。对于群众的每一件信访事项,均按照《信访条例》要求,认真受理,对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问题,依照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做到了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依法维护了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大量的矛盾,信访案件和督办件办结率达100%。
(七)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普法学习、培训,真正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紧紧抓住干部的法治教育不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推进精准普法,举办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会1场,开展法律宣传活动10余次。开展“人社服务专员入企业”专项活动,为130家企业人员进行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宣讲。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方式,不断强化干部的法律素质。2024年,继续签约法律顾问,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普法宣传。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意识还较为淡薄,要加大对业务经办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业务经办人员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的意识。二是相较于工作实际,执法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计划安排
(一)加强法治建设领导。建立健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细化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二)优化完善体制机制。会同市场监管、工会等部门,落实上级相关工作要求,推动建立健全企业用工劳动保障制度,加大对企业的日常巡查力度,减少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纠纷,研究建立新型用工形式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联合激励惩戒机制,将新业态企业纳入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中。
(三)突出重点保障权益。会同市场监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工会,督促指导企业完善和落实与劳动者权益相关的制度规则,规范和完善与就业合作企业的合作协议,落实行业人员定额工作和休息办法,以及缴纳保险等。同时,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业务交流培训,解答劳动者关于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困惑,为企业和劳动者发放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增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多方协同加强督导。会同市场监管、工会、法院等单位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明确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范围和标准,规范企业和劳动者的行为,深入了解突出矛盾和问题,以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为重点,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劳动者的矛盾纠纷。加大执法监察和调解仲裁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工行为,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的督导检查,对违法问题,及时依法查处,对违规问题,落实限期整改,对问题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认真研究提出工作意见和后续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