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标题: 【文字解读】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解读《2020年高青县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方案》
索引号: 11370322004313717L/2020-510151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04-02 发布机构: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文字解读】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解读《2020年高青县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方案》

发布日期:2020-04-02
  • 字号:
  • |
  • 打印

近日,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2020年高青县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系列部署,按照淄博市《2020年实施文化惠民双十行动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总体方案》要求,扎实做好我县2020年文化惠民工作,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全县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提升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及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制定了《2020年高青县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方案》。

二、决策依据

2020年实施文化惠民双十行动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总体方案》

三、出台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扩大文化活动覆盖面和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为目标,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整合全县各类文化阵地资源优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全县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惠民行动,加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争取2020年我县文化生活满意度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四、重要举措

(一)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

1.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根据《淄博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做好本县域内相关工作,为全县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规划保障,推进构建覆盖全民、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推动全县公共文化场馆与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功能融合,全年建成1—2家文旅融合试点机构。

2.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协调推进力度,确保县文化中心建成使用,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站标准,着重抓好我县旧村改造拆迁村、黄河滩区迁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3.建设改造“5+N”模式升级版示范点。本着扩展功能、提升效能、创造品牌的要求,每镇(街道)年内完成4-5“5+N”模式升级版示范点建设工作,在“5”上重点引导各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一个农家书屋、建设一个文体活动室、配套一套文化活动器材、建设一个文体小广场、配置一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在“N”上引导各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增加具有拓展性、创新性的功能,因村而异建设一个村史馆、编写一本村史志、建设一个百姓大舞台、打造一处文化地标、制作一张二维码明片、制作一个文化宣传片、叫响一个主题宣传口号、组建一支庄户剧团、建设一条文化走廊或文化街、组建一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等。以“5+N” 模式示范点为引领,带动全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升级、效能放大。

4.建成开放一批公共文化阅读设施。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按照统一审核、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监管的要求,在全县范围扶持建成一批开放共享、布局合理、规范运营的城市书房、传齐书院,在具备条件的农家书屋、旅游景区内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一批网红主题书吧,形成全方位多辐射的城市书网。年内计划建成开放城市书房、传齐书院、主题书吧5个。

(二)实施送文化、种文化工程

1.组织开展送戏下乡318场次。在全县持续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修订完善《送戏下乡监督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管理。以文化需求引导文化供给,按照全市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实现送文化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同频共振。

2.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9108场。在农村开展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活动,为全县所有村每月至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由淄博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具体承办,通过山东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监管平台统一监管。

3.组织戏曲进校园48场次。按照淄博市采取市、县分级负责的方式,市级负责为全县县属中小学送戏16场次,县级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镇(街道)中小学送戏32场次。

4.组织志愿演出队进基层12场次。县文化馆发挥志愿人才、阵地优势,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文明健康、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各种形式走进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文艺演出服务。

5.开展流动性惠民文艺培训、演出活动及书画展览活动1200场次。县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各镇(街道)文化站发挥专业人才密集优势,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流动性惠民文艺培训和系列演出活动。县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全年开展流动性惠民文艺培训、展览及演出活动不少于200场、图书馆不少于100场,每镇(街道)文化站不少于80场。

6.组织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化活动3600场次。各镇(街道)要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引领,以镇办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阵地,组织引导群众开展自己策划、自己参演、自己观看的文化活动。每镇(街道)全年开展群众自发文化惠民活动不少于400场次。

(三)实施夜间文化旅游惠民工程

1.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夜间文化惠民活动。县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夜间休闲娱乐项目(活动)每月不少于4场,丰富文化场馆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群众参与。对音乐餐厅、音乐酒吧、音乐演艺厅、休闲旅游景区、夜间驻场乐队、大型夜间文娱活动等业态发展给予资金扶持。

2.推动景区开展夜间惠民活动。推动天鹅湖国际慢城、安澜湾、1915酒庄、荒土地农场等景区,调整布局和业态,丰富夜间浏览内容,增加夜间消费项目,在夜间开放并实行惠民政策。策划实施指尖上的春天摄影展、河香雅韵模特大赛黄河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项目。组织文化演艺进景区,丰富景区夜间游览体验。

3.实施夜间文化旅游氛围提升行动。策划开展夜间文化旅游氛围提升行动,以五彩高青Year20为主题,以举办特色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为抓手,广泛吸引广大市民、外地游客参与,营造独具高青文化特色的夜间经济消费新空间、新体验,打造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目的地和时尚消费目的地。活动共设5个单元、5个主题、5项发布、10余项具有高青特色的亮点活动。

(四)实施群众文化品牌打造工程

1.打造具有高青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围绕一县一品牌、一镇(街道)一品牌、一村(社区)一品牌,整合资源优势,重点遴选培育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在此基础上推选全县优秀群众文化品牌参加全市十大群众文化品牌评选活动,并对入选的群众文化品牌在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

2.组织开展热土欢歌农民丰收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由县文化馆牵头,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镇办综合文化站、区县文化中心为活动阵地,以广场舞、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主,自下而上、层层开展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每镇(街道)全年举办大型活动不少于2场,县级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5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五)实施基层文化效能提升工程

1.加强村(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全县318个行政村(社区)要确定1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作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管理员,并签订聘用合同和目标责任书。

2.建立村(社区)文化效能发挥保障制度。按照淄博市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发挥监督考核办法和规范管理制度,所有行政村(社区)公示对群众开放时间,每村(社区)每月开展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并做好活动记录,采取一季一调度,由各镇(街道)文化站审核上报。根据全市媒体定期曝光、第三方效能测评等制度,市、县两级组织开展不定期抽检,保障基层文化中心效能发挥最大化。

3.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识系统。为全县31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统一制作配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识牌、公示牌和文化活动档案记录本,实现全县文化标识全覆盖,促进文化效能发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4.实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分类管理。按照效能发挥质量情况,将全县31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划分好、较好、一般三类进行管理,因村而异、分类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培训计划和评估评测标准,为精准指导做好效能发挥提供依据。

5.加强镇办综合文化站效能提升。以镇办机关五小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提升改造,放大文化服务效能。

(七)实施文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1.加强文化能力提升培训。以提升指导能力、实战能力和业务素质为目标,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举办全县镇办文化站负责人指导能力及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实战能力提升培训班,精准做好业务指导和能力提升。各镇(街道)对村文化管理员全年开展不少于2次业务培训,镇(街道)和村(社区)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各公共文化场馆从提升服务与业务水平等方面开展培训活动不少于2次。

2.建立文化辅导员培训制度。依托文化馆、文化志愿团队等阵地人才资源优势,建立文化辅导员队伍,实行文化辅导员联系村(社区)培训机制,每月不少于2次入村(社区)指导开展文化活动策划创作和展演,增强基层文化创作、活动组织的能力和水平。

3.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县开展乡村文化之星、明星文艺团体、优秀文化志愿者、优秀文化站长评选活动,通过基层推荐、综合评价、网络投票、媒体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一批乡村文化之星、优秀文化志愿者、明星文艺团体、优秀文化站长。通过评选表彰活动,带动各个层面文化工作者学先进、赶先进,以典型示范引领,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质量和水平。

(八)实施全民阅读惠民工程

1.构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实施,促进均等、提升效能,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以淄博文旅云平台为依托,年底建立起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镇办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2.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50场次。县图书馆要走出阵地,主动开展流动服务,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敬老院,为群众提供免费的图书借阅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全年开展流动阅读服务不少于50次,开展少儿读书活动不少于100场。

3.开展黄河书院、黄河讲堂、黄河学堂活动200场次。积极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广大读者学习齐文化(黄河文化)、关注齐文化、传播齐文化、利用齐文化,最大限度发挥好齐文化文献资源的作用。

4.开展精品图书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0场次。精选实体书店联合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等开展亲子教育讲座、读书会、健身交流等群众交流活动,组织名作家、科学家、教育界专家等走进校园、村(社区)和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讲述创作灵感、写作历程、读书的快乐,激发群众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