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的建议》的答复(县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85号提案)
县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85
建议人: 张然
主办单位: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2-06-09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张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九大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村改革发展也进入新时代,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县专门成立了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加快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我局坚持指挥部运行机制,进一步细化分工,成立重点农旅企业提升工作专班,并下发《全县重点农旅产业提升工作方案》(文农旅融合指办字〔2022〕04号),对我县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详细的部署。

一、完善农旅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六个一”标准,即一个旅游接待(咨询)中心、一个生态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条特色游览步道、一套标识标牌、一批特色旅游商品,通过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路标等旅游配套设施,以及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推介平台等现代设施的完善,强化乡村旅游发展保障能力。   

二、丰富农旅企业产品业态。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把休闲农业、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突出现代农业观赏优势的同时,从食、住、行、游、购、娱方面打造能玩嗨的农事活动、有记忆点的民俗节庆活动、能回味无穷的美食等深度体验活动,构建农旅生态闭环,实现产业溢价。

三、培育农旅系列品牌。在各农旅企业显著位置设立农旅商品销售橱窗;依托本地、本色、本味、绿色有机理念打造黑牛宴、龙虾宴等品牌菜肴;开发优质农旅商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力打造高青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

四、拓宽农旅宣传路径。通过电视、广播、高青文旅微信公众平台及快手、抖音等媒介,加大农旅融合宣传力度,搜集相关的各类传说、故事、诗词等内容,在园区显著位置集中展示,同时编创一批反映我县文农旅融合特色的歌曲、微视频、快板等。

五、提升农旅企业服务水平。加强餐饮、住宿、卫生、购物等环节行业部门的指导服务及实用技能培训。组织农旅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常态化开展餐饮服务、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乡土文化讲解、电子商务等特色实用技能培训,培育企业全方位精通的经营者队伍。

下一步,我局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和产品内容,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注重规划布局、盘活有效资源、出台扶持政策,着力构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加快推动农旅产业提质提效。

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欢迎您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9日

十九大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村改革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推进农旅融合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县“三农”发展趋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县推进农旅融合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拥有全国旅游模范村1个,中国美丽乡村,1个,山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9个,省旅游特色村5个,星级农家乐50家,拥有15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常家雪桃,木李葡萄等60处采摘园,基础发展前景良好。 1.农旅融合要把握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利用农业农村的旅游潜力,着力做好旅游与农业农村各元素之间融合的文章。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与特色农业开发等相融合,特色农业与旅游功能相融合。 2.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布局规划要与农业功能区,特色养殖等规划建设相协调,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在农业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要重视植入休闲养生,休闲观光,休闲采摘,农业科普,农耕体验等元素,开发田园农业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不同主题旅游;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依托4A级景区“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生态蓑衣樊村及沿黄乡村旅游带开发回归自然游,使其各具特色又都颇有吸引力。 3.加强品牌创建。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注意力经济,这一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品牌建设很重要,有好品牌,来过的游客还能回头再来,没有来过的也想来,因此,在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品牌建设,大力创建精品特色品牌,促进我县旅游大品牌的形成。 4.我县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建立有效的政策引导体系和规范管理体系。一是加强宏观规划和引导,将农旅融合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予以安排。二是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