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尧、张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安澜湾”万里黄河新地标全域景观创意策划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以高标准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为目标,系统做好黄河文化的挖掘、展示、传播、创新工作,着力打造“万里黄河最高青”文化品牌。
一、积极开展遗址发掘。做好陈庄—唐口遗址三期发掘临时用地保障工作。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合作,高效完成临时用地审批。借助省考古院高青工作站力量,持续开展陈庄—唐口遗址出土文物、资料的整理和修复工作。
二、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完成《大安澜湾与齐人的黄河治理》《大安澜湾边的酒文化》《齐桓公与黄河流域共治思想及“遏八流”的历史迷案》《诗经里跨黄河的齐女嫁卫》四篇论文,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黄河岸边的中国》。推进“黄河高青故事”系列课题研究,形成20万字研究成果,完成《淄博黄河文化研究》年刊第二期、《高青通史》组稿,完成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3项推荐项目名单公示工作。
三、深入策划黄河新地标。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研究会职能,突出高青段黄河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两大优势,目前已撰写完成《“大安澜湾”万里黄河新地标全域景观概念性规划》文本,策划黄河新地标“大安澜湾”,具体划分禹王湾、白龙湾、安澜湾三大景区,并提出设计主题景观构想,下一步将推进概念性规划文本设计。
四、创新做强沿黄文旅产业。我县立足黄河文化优势,紧紧围绕国家黄河文化公园建设,积极策划实施大安澜湾文化公园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4.2亿元,主要完成黄河周边基础设施提升、黄河国家风景道(淄博段)提质升级、黄河地质博物馆建设、黄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改造等。现已与投资北京公司达成正式合作,该公司将协助我县完成策划项目的规划设计、对上争取等工作,力争将我县更多项目融入国家黄河文化公园建设。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0日
过去一年,我县着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黄河明珠”的决策部署,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和黄河文化研究会立足我县黄河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两个优势,创立“大安澜湾”万里黄河新地标,在黄河下游区域文化竞争中占得先机。新的一年,建议在既有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文化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着眼境内黄河全域策划一批具体景观项目,让“大安澜湾”概念逐步落地生根,转化为对外具有辐射力、对内具有带动力的重要文旅资源。
2022年5月,由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牵头,成立县黄河文化研究会;2023年7月,又成立“大安澜湾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撰写出版《大河齐风》一书,在齐文化研究领域,首次形成了黄河文化与齐文化关联性的系统性论述;撰写出版《安澜文脉:千乘<欧阳尚书〉及传承》一书,站在黄河文化的角度,首次理顺了千乘《欧阳尚书》传承体系,为高青黄河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创办了《淄博黄河文化研究》(年刊);论文《国家黄河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齐文化的发掘与利用研究》列入山东省文旅厅年度研究重点课题;论文《齐人治水的路径选择》入选“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层论坛”;论文《大安澜湾与齐国的黄河治理》《大安澜湾的酒文化》入选中国人民大学《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文化》。组织召开“黄河大安澜湾文化智汇论坛”,借助国内知名专家的力量,确立了“大安澜湾”在万里黄河上的地标价值与意义。助力国井集团叫响“万里黄河成就一瓶国井好酒”,助力黄河楼项目文化内涵的丰富,助力镇办和部门文旅、经济项目建设。可以说,黄河“大安澜湾文化”文化体系和主要内涵的构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在此基础之上,建议新的一年,进一步加强文化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着眼境内黄河全域策划一批具体景观项目,让“大安澜湾”概念逐步落地生根。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主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黄河战略,服从和服务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黄河明珠”的决策部署,参照万里黄河旧有地标打造的经验,突出高青段黄河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两个优势,紧紧围绕“安澜”这一主题,创意策划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较高观赏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便于网络传播的景观,为下一步“大安澜湾”地标规划建设夯实文化基础。
二、功能分区
建议全域总称“大安澜湾”。根据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自上而下分别为“禹王湾”“白龙湾”和“安澜湾”。未来争取和对岸及下游市县合作,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区“大安澜湾”。
1、禹王湾
位置:以黄河马扎子景区为核心的黑里寨全段、青城西段。名称来源与释义:一是黑里寨跨黄河旧有于王口村,齐东县志亦称“禹王口”,这里旧有禹王口渡口。二是治理黄河,大禹为首功。《汉书地理志》载:“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今高青县)入海,过郡三,行三千里。”此段黄河,古代为漯水故道,此地域在汉代也属于千乘郡范围。据此可知大禹曾经到过这里。
文化定位:黄河治理。马扎子在清咸丰五年决口,是黄河下游同时期最大的黄灾之一,以此为警示具有现实意义。
建议景观项目:除现有闸口、警示钟外,另建议,设立大禹治水群雕(包括仪狄造酒);复建民国马扎子虹吸管(时为山东省黄河四大虹吸管之一);设立禹王口渡口遗址;设立马扎子黄河决口纪念馆;设置齐东县八景之一“东皋皓月”观景台等。
2、白龙湾
位置:木李镇黄河滩内原白龙湾村,境内黄河最大的弯道在这里。以此为核心,东连黄河大桥和木李浮桥。
名称来源与释义:白龙湾村自古流传白龙在此战胜黑龙的故事;对岸的惠民县建有白龙湾景区。
文化定位:黄河高青故事。
建议景观项目:白龙湾的传说浮雕;老董家古玩村;老孟口1976黄河抢险遗址、老孟口黄河防护林区;黄河大桥;木李浮桥陈毅、粟裕渡河纪念碑(刻陈毅渡河语:“今曰我携万民渡河,不久我军将饮马长江!”);青城文昌阁;青城大集;青城八景浮雕;王家台屋;王家庄谭祖本、马晓云殉难处等。
3、安澜湾
位置:以黄河刘春家景区为核心,向东到堰里贾险工,包括慢城和天鹅湖、大芦湖、国丼集团国家四A级景区。这里也是“大安澜湾”的核心景区。
名称来源与释义:此段黄河因安澜牛雕塑的设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即有“安澜湾”景观的实体存在。安澜一词最早出自《文选·王褒》:“天下安澜,比屋可封。”本意为水波平静,现也常常被人们比喻为时世太平祥和之兆。在清代,每当秋汛以后,只要黄河没有出现决口,就向朝廷奏报“安澜”。因此《清史稿河渠志一》说:“前筑土坝,保固堤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文化定位:齐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汇。
建议景观项目:在现有景观设施基础上,新增以下项目。大安澜湾地标;到黄河大堤的十字路口迎面大字广告牌“大河在斯”;黄河母亲雕塑;大河安澜浮雕墙(以齐文化与黄河文化关联为主体,上接大禹治水,下联田横文化、千乘与《欧阳尚书》文化、清代刘鹗千乘治黄文化);许世友指挥部;国香国井黄河安澜湾微生态区;大芦湖湖心鸟岛(浮岛);大芦湖封闭式观景旅游线路;天鹅湖观鸟平台;国井集团产业园文化提升等。
三、落实措施
一是持续深入做好黄河文化研究推广工作,打牢“大安澜湾”概念的根基。工作重点:1、抓住陈庄西周城址二次发掘的有利时机,继续深化齐文化与黄河文化关联性研究,撰写出版《安澜旧事一讲述黄河高青故事》一书,推进《高青通史》的编纂;2、编辑出版《淄博黄河文化研究》年刊第二期;3、适时举办“黄河大安澜湾文化智汇论坛”第二期,建议今年的主题是“‘大安澜湾’万里黄河新地标全域景观创意策划论证”,建议此后论坛每年举办一次;4、鼓励相关研究工作者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全市的黄河文化研究活动,对外宣传推介“大安澜湾”万里黄河新地标。
二是在完善此创意策划书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后,交由专业的设计单位或雕塑艺术家完成规划设计,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组织实施。
三是发挥大安澜湾文化项目工作专班的职能作用,主动争取省市有关部门支持,尤其是争取省黄河文化公园工作专班的支持,立足我县黄河文化优势,争取项目对接,力争将“大安澜湾”列入国家黄河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重点,借助更大资源,打造好“大安澜湾”万里黄河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