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青县长江路小学人工智能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 ||
---|---|---|---|
索引号: | 11370322004432986Y/2025-552120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4-18 | 发布机构: |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
活动时间 |
4月17日 |
活动地点 |
精品教室 |
负责人 |
段利力 |
活动主题 |
校级人工智能优质课评选活动 |
活动目的 |
通过参与此次评选活动,提高我校教师在人工智能教学方面的设计、实施和创新能力,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
具 体 过 程 |
(一)教学内容前沿且实用 参赛教师紧密围绕人工智能学科特点,精心挑选教学内容。一方面,引入当下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如生成式对抗网络、大语言模型等,让学生接触到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应用趋势。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图像识别技术时,王涛老师以生活中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车辆车牌识别系统为切入点,详细剖析背后的算法原理与技术实现,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不仅如此,老师们还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校园图书馆书籍检索系统,有效提升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 。 (二)教学方法丰富多样 项目式教学激发创造:许多教师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布置具体的人工智能项目任务,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如杜凤鸣老师安排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从需求分析、算法选择、模型训练到系统搭建,学生全程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还锻炼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三)师生互动高效活跃 课堂上,教师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教师还会深入学生小组,参与项目讨论,及时给予指导与反馈,确保学生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工具开展课堂小测验、投票等活动,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与策略 。 (四)教学评价全面及时 教师们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知识掌握、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在项目式学习中,不仅评价最终成果,还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评价方式既有教师评价,也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且,教师能及时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给予评价反馈,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有效激励学生持续提升 。 |
||
成果 |
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教师们在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得到了全方位锻炼与提升。从活动前期的精心备课、反复磨课,到活动中的课堂展示与教学反思,再到活动后的经验交流与总结,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以及运用新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活动结束后,不少教师表示对人工智能教学有了全新认识,未来将继续深入探索,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