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高青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
索引号: 11370322004432986Y/2024-5475661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13 发布机构: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高青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计划

发布日期:2024-09-13
  • 字号:
  • |
  • 打印

为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根据县教研室教学视导意见,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制定本学年暨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以创新校本教研为引领,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抓手,以加强学生学习管理为突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性,实现全面摆脱末位的目标。

一、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以“加强常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突出薄弱环节,强化习惯养成”为目标,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规可循,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展评、反馈机制,努力提升学校教学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1.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要落实常规,必须先立。在严格落实《高青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修订《高青二中教学过程(“业”)考核细则》《高青二中教师备课规范》,印制新版《备课本》,把《教师备课规范》印在扉页,让老师们把《备课规范》捧在手上、记在心上。

制定《高青二中教师候课制度》,要求教师必须提前两分钟候课,让老师们把候课之“规”挺在课堂前。同时,修订《高青二中“业”考核细则》,增加候课的内容要求,附之对应权重。

2.扎实开展教学常规专项检查

以“落实教学常规月”活动为契机,九月份集中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安全日志、候课、备课、上课、作业、学习习惯等七个方面的检查、评比活动。教务处每天收缴安全日志,每周检查评比一次。从第一周开始,分年级、分学科、按章节建立课程资源目录,第五周集中检查。开学第一周、第三周各检查一次教师候课,第二周、第四周各检查一次教师备课(一次常规检查、一次展评)。第三周开展一次作文展评(语文、英语学科),第五周开展一次作业展评,第七周(国庆节后)开展一次优秀试卷展评。

坚持常抓不懈,把教学常规专项检查作为教学管理的总抓手,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常规检查、展评活动。每周一个专项,及时反馈,每月一汇总,计入教师教学过程(“业”)量化考核。

3.加强学习指导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把加强学生学习管理作为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增长点,切实增强教师加强学生学习管理的责任意识。以学科为单位制定学习规范,指导各备课组从预习、课堂笔记、课堂练习、错题纠正、课后作业及星期天、假期作业等学习诸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以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为依托,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学科核心小组,落实小组评价机制。在全校开展“自主学习——前置学习,独立思考;上课听讲——全神贯注,课堂笔记;课堂展示——发言清晰,声音洪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系列养成教育活动。

4.加强作业管理和周末学习监控

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作业管理 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意见》继续落实《高青二中阳光作业管理制度》,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加大作业检查、考评力度,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对书面作业倡导全批全改,注重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加强矫正性教学。

要加强星期天、假期作业的研究,星期天、假期布置难度适中、实效性强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既要保证学生作业质量,又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县教研室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自本学期开始,实施基于学案导学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

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2.开展系列磨课活动

按照行政推动、典型带动的原则,学期初继续开展好学科主任、骨干教师引领课活动,学期内开展好每人一节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汇报课”。结合深入推进“点圆式校本教研”,开展每学科(备课组)每周一节小组合作教学“亮课”活动。并通过悟课会课活动,深入探讨小组合作教学基本模式和操作要领。

三、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高度重视学科课程资源建设,按照县教研室要求,分年级、分学科重新规划学科课程资源目录,完成相应资源建设任务,建立学科电子课程资源库,做好课程资源传承与应用工作。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开发途径,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指导各学科制定课外活动方案,建立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拓展类课外活动,努力构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学科课程体系。

把学科课程资源建设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业”)的内容,单独考核,由教务处根据相关要求,阶段性和学期末考核相结合,分等次赋分,学期末汇总。

四、倡导个性化教学

制定学科教研日规划和管理办法,加强学科教研日管理,鼓励学科组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以课标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诸环节精细管理为重点,开展主题研究和微课题研究活动。

在各年级规范语文、英语学科读写课程,完善餐前诵读、午间诵读体系,优化专项训练内容设计,发挥“日清课”优秀生培养功能,提高各类个性化教学效益。

五、加强艺体教学管理

加强艺体教学研究,开齐开全音体美课程,规范各学科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巡查和艺体教学指导力度,定期参加音、体、美学科校本教研,深入课堂听课指导。修订艺体教学质量抽测办法,建立艺体抽测考评机制,制定更加符合我校实际的艺体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艺体教师与文化课教师接轨的考核办法。

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组织的各项艺体竞赛,开展好通讯赛项目训练和日常课外活动。指导各学科制定特长生训练、辅导计划,实行责任承包制,修订特长生训练辅导管理、考评办法和中考特长生升学考核、激励办法,切实提升特长生辅导效益。

做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落——打花杆的教学和传承,完善课程体系,打造我校艺体教学特色课程。

六、加强毕业年级管理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初四各学科和初三结业学科第一学期在完成新授课的基础上,都要进入一轮复习,各备课组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到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上墙,个人教学进度到课时。学期初收缴各学科教学计划、周教学进度表,教务处、结业学科管理中心每月检查一次进度落实情况,适时做好毕业班(含结业学科)教学调度,保证毕业年级学科教学的计划性。

同时,我校今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师中,部分教师是第一次担任毕业班教学,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完整地担任过各年级教学任务,对现行教材不够熟悉,对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把握不够全面。教务处、各年要特别加强毕业年级校本教研管理,充分重视并组织好学科教研日和日常教研活动,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切实提升毕业年级教学效益。

2.提高特长生培养实效

一是定好特长生选拔培训的时间节点,二是把握特长生选拔的原则,三是制定好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本学年特长生选拔要更加注重质量,要注意结合文化课和学生特长组织好选拔工作。特长生辅导要做到“三定”: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实行两级考勤:信息艺体中心负责做好教练员的考勤,教练员做好队员的考勤。

3.加强结业学科管理

结业学科管理中心要加强各年级结业学科教学研究,每月至少参加4个学科集体备课各1次,深入课堂听课每个学科每月至少听1节,加大调研指导力度,向教务处提出课程计划建议。要着重加强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备考研究,向初三级部和各学科提出教学管理建议和备考意见。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联动,学习借鉴先进管理和备考经验,提高备考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