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青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2004432986Y/2024-545406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6-20 | 发布机构: |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双减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明晰教学任务,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秉承“立品教育”核心理念,立足“育品”课堂建设,落实“素养立意、深度学习”的新课标要求,加强常规管理与教研管理,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与教学水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素养(能力),努力打造值得信赖,品质卓越的高青窗口学校。
二、工作目标
1.深度优化教学策略,加强精准精细管理,持续规范办学行为。
2.立足育品课堂建设,优化创新教学常规,探索深度学习模式。
3.针对教学难题问题,规划教研活动主题,突出主题教研地位。
4.突破教学设计壁垒,生成学习体系资源,真正落实学为主体。
5.把准考试评价方向,制定详实科学计划,发挥闭环管理效能。
6.加强艺体特色培养,一生一案训练有效,发挥特长助力中考。
7.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关爱残疾特殊群体,提高管理服务意识。
8. 挖掘语言文字魅力,落实语委工作要求,促进语言文字规范。
三、工作措施
1.深度优化教学策略,加强精准精细管理,持续规范办学行为。
(1)按照现行五四制课程开设与课时分配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同时根据新《义务教育五四制课程设置方案(讨论稿)》统筹谋划安排新课程要求,地理、物理学科均从初二年级开始学习,面临地理教师充裕,物理教师短缺问题;各年级综合实践、地方、校本课程设置问题。
(2)立足学校教学实际与教学改革(育品课堂建设),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求,突出分层培养与学习达标教学机制,发挥因材施教的有效性。
(3)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圆点,充分了解学生、教师需求,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持续提供教师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让优秀教师培养更多优秀学生。
(4)加强家校沟通,特别是对新的教育政策、学校办学行为(作业、课后辅导、作息时间、图书征订),让家长、学生清楚,让家长学生理解,赢得家长、学生对学校教学的信赖和支持。
2.立足育品课堂建设,优化创新教学常规,探索深度学习模式。
“育品课堂”是学校七项工程和品牌建设中的教学品牌。 “育”的含义是落实五育并举,是体现学为主体,“品”体现的是“立品”教育核心理念和学校以育品格学生、塑品位教师、创品牌学校、办品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始终围绕高效课堂建设为主阵地,以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为主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新课标理念,构建备、教、研、学、评一体化教学体系,向值得信赖,品质卓越的高青窗口学校迈进。
(1)借助新一轮教研教改东风,营造教研教改氛围,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师的知识库(《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现代性与相关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以“大单元教学”为切入点,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尝试逐课时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大单元为主线的项目式学习。其次,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学科内容,生成体现学习历程的高质量教学设计(三个一:教案、PPT、作业),以提升学习的连贯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关注课堂落脚点,加强学生课堂态度、课堂规范、课堂习惯管理。优化落实《高青五中课堂学生学习规范》,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塑造坚强的意志品格,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再次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以“育品课堂”建设为核心的教研团队,增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研团队将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优化。
育品课堂建设,是一个系统且全面的过程,但不是翻天覆地的变革,学生的进步绝不仅是写在纸上的答案,更是做在日常的行为,课堂中心灵与心灵的交互大于任何技术带来的“立竿见影”,教师要看到40分钟的巨大价值,致力于用心实现每个孩子的小提案、小心愿,而这些,都需要将日复一日的坚持,在默默的坚守中静待花开。
3.针对教学难题问题,规划教研活动主题,突出主题教研地位。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在“素养”当头的教育背景下,唯有智慧才能启迪智慧,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须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探索适合当下教育要求的高效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
(1)坚持问题导向,立意明确,从课堂中来,到实践中去,让教研有困、有问、有研、有思。例如: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整合问题;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分阶段达标实施问题;特殊禀赋学生培养贯通培养问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提升问题等。(学校层面申请立项课题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
(2)学科组、备课组制定详实可行的教研方案,通过主题研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调查研究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育人水平。
(3)多层面开展教研活动,邀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或在某个领域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成功的教学策略和案例;定期组织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案例,其他教师进行分析和评议,共同探讨改进策略;周听课活动实施课堂观察与反馈,教师带着问题进行课堂观察,在课后进行反馈和讨论,不断修正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益。
(4)定期发布教研通讯,借助学校公众号“书香校园”栏目,定期发布教研活动的进展和成果,包括教学策略、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研成果、学生反馈等内容,以此来营造教研氛围,推广教研成果,提升教学质量。
4.突破教学设计壁垒,生成学习体系资源,真正落实学为主体。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保障,他决定教学的组织形式,左右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控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学习效果的有效度,他呈现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的教育认知水平,有序有效的集体备课,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生成是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1)继续强化集体备课作用,备课组要利用好众人智慧,发挥好骨干引领,把学科教研日利用好,把“四八六”集体备课要求落实好,领导包组监督好。
(2)结合新学期教研室《蓄力在寒假 赋能新学期》通知要求,用心学习理论知识,静心反思教学得失,潜心研究教学设计,继续把学课标研课标纳入备课流程,强调知识建构,有整体到部分以“目标-评价-内容选择”逆向设计原则,生成体现学生学习历程,有效开展深度学习的高质量教学设计。(三个一:教案、PPT、作业)。
(3)规划利用好教学资源库,整理上传新学期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等,做好资源传承积累,拓宽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各学科依据学科特点整理好学科特色材料,如:学科知识主题分类、基础知识达标、实验教学、学科备考、特殊禀赋拔高等。
(4)利用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探索优秀学生贯通培养模式,让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早学、多学、学深、学远。
5.把准考试评价方向,制定科学详实计划,发挥闭环管理效能。
(1)准确把握新课标命题原则,新课标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严格以标命题更关注情境综向深入,设问更开放、答案更多元。在研究多向细目表的基础上,向情境、能力、知识类型、核心概念等多维考查元素进行研究。关注2022年、2023年山东17地市中考考题,研究考题动向趋向,总结考查形式方式,研究课标例题回扣课标目标要求,质量标准,教学建议。
(2)制定详实的备考计划,从学情分析到备考策略,从内容整合到时间分配,从整体把控到一人一案,各层面备考计划要时间任务具体、目标措施明确,师生清楚调度及时,确保计划执行落实有效,2024中考再创佳绩。
(3)落实工作闭环机制,在备考轮次的推进中要实时进行评价反馈,对备考过程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并根据根据评估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弥补不足,优化学习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备考效率和效果。
6. 加强艺体特色培养,一生一案训练有效,发挥特长助力中考。
(1)2019级(初四)体育中考成绩是过程测试(20分)加终结性考试(30分)计入总分;艺术课程(音美)仍然纳入等级评价。我们一是按照初四体育教学计划(一生一案)分阶段做好训练。二是开设好音美课程,争取好的成绩。
(2)对照“一中特长招生方案”、“百灵艺术节方案”做好特长生培养与艺术活动训练,进一步提生特长升学率与体育艺术节名次。
7.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关爱残疾特殊群体,提高管理服务意识。
(1)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高青县划片招生管理要求,规范学籍办理程序,做好学籍录、转、休工作。
(2)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与送交上门工作,定期开展送教与随班就读训练,规范残疾儿童档案,为特殊群体孩子做好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3)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对班级未到学生及时进行家访劝返,同时做好劝返记录,对分班后流失不到校学生期末考计入班级考核分母。
8.挖掘语言文字魅力,落实语委工作要求,促进语言文字规范。
借助书香校园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开展颂、读、写活动,挖掘展现语言文字魅力;传达落实语委办部署安排的语言文字工作要求,把写规范字、讲普通话纳入教学管理,提升师生语言表达、文字书写水平和规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