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农旅融合发展是我县发展“三篇文章”之一,是推动我县五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促进我县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成立了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2024年,我县文农旅产业发展劲头十足,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提振消费等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2025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高标准谋划全年工作任务,将持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科学谋划布局,夯实文农旅融合发展根基
今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就进一步丰富产业规划、构建发展布局、提升文农旅产业融合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了《2025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工作目标》《2025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任务清单》,指挥部定期调度各专班相关工作进展,形成工作台账,定期组织文旅、农业、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工作例会,体系化推进我县文农旅产业发展。
二、创新多维赋能,点燃文农旅融合发展引擎
一是聚焦节庆活动招财气。紧紧围绕2个寒暑假日、7大主题假日、52个星期假日,探索“以节兴商”新模式,让节会经济成为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二是打造特色线路引客流。充分发挥指挥部牵头抓总、协调联动作用,整合高青旅游资源,串联传统民俗、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夜游夜娱等丰富文旅资源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融合采摘、踏青、亲子、露营、美食等特色元素,推出多条游玩攻略,吸引游客畅玩高青。三是创作文艺作品扩影响。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作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舞蹈、小剧等原创文艺作品,赞扬高青美食美景美事;加大乡土文化队伍和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才艺大赛、基层培训等方式,积极挖掘培养基层文化人才,进一步完善民间文化队伍扶持机制,助力高青地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三、强化宣传运营,激活文农旅融合发展动能
一是创新形式多元传播。聚焦受众心理,从形式、内容和传播渠道等方面多方发力,结合热点制作富有创意、感染力强的短视频,增强传播效果,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高青文旅特色,扩大高青城市知名度。积极邀请旅游博主、生活达人等网红参与高青文旅宣传,借助他们独特视角挖掘并展示高青文旅特色,本土化文旅推荐官队伍,构建大密度、全方位、高频次的宣传矩阵,多角度展现高青文旅魅力;积极引导企业与各大旅游、团购类APP紧密合作,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游客,提高高青文旅在平台上的曝光度,强化品牌效应,延长农文旅产业链,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旅体验;持续强化与上级媒体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高青文旅内容在省市媒体平台展示,提升曝光度。二是文创焕彩,精宣塑牌。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服务高青月—文创设计作品展”在高青县文化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经山东理工大学师生与高青县多次交流对接,深度融合高青早齐文化、黄河文化、尚书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结合镇办、企业及生产合作社实际需求,为高青西红柿、雪桃等15件地理标志农产品、6项非遗项目及高青文旅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升级,以时尚化视觉语言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辨识度与市场吸引力;同时从地域文化中提炼特色元素,开发文创产品超300种,实现文化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创新结合,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传播、可消费的实体载体,形成“以文塑旅”的宣传运营新格局,持续增强“万里黄河最高青”品牌知名度。
四、深化产业协同,拓宽文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为推动全县文旅产业转型提质,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推动文旅资源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天鹅湖罗曼园、伟光汇通千乘文旅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按时按质达产投效;推动储备储量项目策划,依托“黄河+早齐”两大文化品牌,构建“基建赋能+业态创新+流量重构”的发展体系,策划大安澜湾基础设施提升、黄河文化研学实践营地等一批落地性强的项目。二是提升旅游品质。开展景区焕新工程,持续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安澜湾、天鹅湖国际慢城维护维养工程项目,进一步指导大芦湖农庄配套及业态升级;积极开展挂星加星工作,拟培育苏州街商务酒店为三星级旅游饭店、漫修堂民宿为四星级旅游民宿,推动县内三星级民宿提升为四星级民宿,御泉汤温泉度假村酒店民宿全面升级改造。与罗曼园、安澜湾、黄河百里生态廊道、天鹅湖国际慢城等黄河楼周边景区业态串珠成链,用活用好优质文化、生态、温泉、农产品等特色优质资源,大力发展农艺观光、特色美食、温泉康养、精品民宿等新兴业态。三是打造乡村旅游。扩大对蓑衣樊村、大芦湖农庄等成熟乡村旅游“网红点”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黄河湿地资源,依托黑牛养殖、果蔬种植等高青乡村优势资源,策划融合采摘、踏青、亲子、露营、美食等特色元素的精品旅游线路,满足群众多元旅游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完善的旅游村、镇积极参与乡村好时节、乡村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吸引外地游客来青游青,增加高青乡村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