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28-2号提案)
县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028-2
建议人: 刘冬英
主办单位: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5-06-20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刘冬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农旅融合发展是我县发展“三篇文章”之一,是推动我县五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促进我县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2022年成立了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2024年,我县文农旅产业发展劲头十足,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提振消费等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2025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高标准谋划全年工作任务,将持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科学谋划布局,夯实文农旅融合发展根基

今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就进一步丰富产业规划、构建发展布局、提升文农旅产业融合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了《2025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工作目标》《2025年文农旅融合发展指挥部任务清单》,指挥部定期调度各专班相关工作进展,形成工作台账,定期组织文旅、农业、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工作例会,体系化推进我县文农旅产业发展。

二、创新多维赋能,点燃文农旅融合发展引擎

一是聚焦节庆活动招财气。紧紧围绕2个寒暑假日、7大主题假日、52个星期假日,探索“以节兴商”新模式,让节会经济成为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二是打造特色线路引客流。充分发挥指挥部牵头抓总、协调联动作用,整合高青旅游资源,串联传统民俗、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夜游夜娱等丰富文旅资源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融合采摘、踏青、亲子、露营、美食等特色元素,推出多条游玩攻略,吸引游客畅玩高青。三是创作文艺作品扩影响。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作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舞蹈、小剧等原创文艺作品,赞扬高青美食美景美事;加大乡土文化队伍和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才艺大赛、基层培训等方式,积极挖掘培养基层文化人才,进一步完善民间文化队伍扶持机制助力高青地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三、强化宣传运营,激活文农旅融合发展动能

一是创新形式多元传播。聚焦受众心理,从形式、内容和传播渠道等方面多方发力,结合热点制作富有创意、感染力强的短视频,增强传播效果,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高青文旅特色,扩大高青城市知名度。积极邀请旅游博主、生活达人等网红参与高青文旅宣传,借助他们独特视角挖掘并展示高青文旅特色,本土化文旅推荐官队伍,构建大密度、全方位、高频次的宣传矩阵,多角度展现高青文旅魅力;积极引导企业与各大旅游、团购类APP紧密合作,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游客,提高高青文旅在平台上的曝光度,强化品牌效应,延长农文旅产业链,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旅体验;持续强化与上级媒体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高青文旅内容在省市媒体平台展示,提升曝光度。二是文创焕彩,精宣塑牌。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服务高青月—文创设计作品展在高青县文化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经山东理工大学师生与高青县多次交流对接,深度融合高青早齐文化、黄河文化、尚书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结合镇办、企业及生产合作社实际需求,为高青西红柿、雪桃等15件地理标志农产品、6项非遗项目及高青文旅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升级,以时尚化视觉语言重塑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辨识度与市场吸引力;同时从地域文化中提炼特色元素,开发文创产品超300种,实现文化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创新结合,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传播、可消费的实体载体,形成“以文塑旅”的宣传运营新格局持续增强“万里黄河最高青”品牌知名度。

四、深化产业协同,拓宽文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为推动全县文旅产业转型提质,以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紧盯项目建设。推动文旅资源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天鹅湖罗曼园、伟光汇通千乘文旅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按时按质达产投效;推动储备储量项目策划,依托“黄河+早齐”两大文化品牌,构建“基建赋能+业态创新+流量重构”的发展体系,策划大安澜湾基础设施提升、黄河文化研学实践营地等一批落地性强的项目。二是提升旅游品质。开展景区焕新工程,持续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安澜湾、天鹅湖国际慢城维护维养工程项目,进一步指导大芦湖农庄配套及业态升级;积极开展挂星加星工作,拟培育苏州街商务酒店为三星级旅游饭店、漫修堂民宿为四星级旅游民宿,推动县内三星级民宿提升为四星级民宿,御泉汤温泉度假村酒店民宿全面升级改造。与罗曼园、安澜湾、黄河百里生态廊道、天鹅湖国际慢城等黄河楼周边景区业态串珠成链,用活用好优质文化、生态、温泉、农产品等特色优质资源,大力发展农艺观光、特色美食、温泉康养、精品民宿等新兴业态。三是打造乡村旅游。扩大对蓑衣樊村、大芦湖农庄等成熟乡村旅游“网红点”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黄河湿地资源,依托黑牛养殖、果蔬种植等高青乡村优势资源,策划融合采摘、踏青、亲子、露营、美食等特色元素精品旅游线路,满足群众多元旅游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完善的旅游村、镇积极参与乡村好时节、乡村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吸引外地游客来青游青,增加高青乡村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5620

背景: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把“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任务。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载体,依托万里黄河,至此安澜的独特地理优势,利用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有效激活乡村经济活力,助力了乡村经济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按下“加速键”,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高青,品美酒、泡温泉、看黄河、享美食、带特产,值得进一步探索提升。 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高层次、整体性统筹规划。 大部分的农文旅业态以民宿餐饮、观光农业、休闲采摘等小而分散的业态存在。由于缺乏前期整体规划和设计,资源呈现“各自为战”的状态,业态规模较小、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底蕴,没有形成有地域特征的差异化、特色化的亮点品牌。 二、宣传推广有待加强。 农文旅项目的整体统筹设计、深度策划包装、专业推介宣传和精准营销亟待加强。我县美丽乡村、休闲农业项目都初步形成。农业观光、农业采摘体验、酒文化博物馆、温泉养生体验、高青黑牛等特色美食、中医药科普教育和研学体验等功能尚未形成一体的服务特色,旅游园区宣传力度不够,团购以及平台类APP关注度有待提高。 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滞后,难以匹配农文旅融合发展对乡村基础设施、环境、生态、卫生的较高要求。安澜湾风景区住宿、饮食服务尚未形成规模,无法满足游客住宿、享受高青美食的诉求。 四、缺乏高青特色旅游文创产品。 高青西瓜、葡萄、西红柿、雪桃等农产品及特色风景区缺乏高青特色文创产品,游客购买的纪念品往往除了特色美食,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的产品。特色景区与特色美食与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内涵。 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加强农文旅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建立农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农文旅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协调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咨询机制,整合全县作为旅游资源的打卡地资料信息,合理设定打卡最佳季节、时段,制定高青旅游攻略,把可以游览的景点形成旅游线路。把高青的温泉、美酒、美食打卡地写进攻略,方便游客选择。 二、加大宣传推广,挖掘文化内涵。 文旅部门带动社会专业团队参与农文旅活动创意策划、社媒宣传以及运营,鼓励重点区域试点乡村农文旅活动策划,以创意文旅活动聚集农文旅要素,强化整体品牌效应,丰富文旅体验,做深做长农文旅产业链;深入开展乡村创意集市、乡村民宿、乡村露营、乡村音乐节、互动演艺秀、农民丰收节、乡村休闲体育、沉浸拓展体验、乡土非遗展演、乡村创客大赛等方式,积极与各大旅游、团购类APP合作,推出针对性的优惠活动,提高在这些平台上的曝光度。 三、引入社会资本,完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金融服务模式。引导乡镇和村集体用足各级政策资金支持外,构建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长效机制。完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吸引游客游高青,留高青,品美酒,享美食。 四、资源共享合作,农文旅文创产品开发。 引导农业休闲观光园经营主体与周边农户、农业合作社等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关系,以点带面促进农文旅融合辐射面延伸,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品牌农业,研发创新围绕农文旅要素的现代农业特色文创产品,使农产品获得更广阔的品牌成长空间,推动区域优势农业产业要素融入文旅产业链条,使我县农文旅产业达到新高度。 五、以时代美文吸引文人墨客做客高青。 以赞美家乡美食美景为主题开展大众文学创作及书画作品创作。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举办黄河文化艺术节,让游客记住高青的美食、美景和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