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卫生健康局
标题: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
索引号: 11370322MB28608487/2024-548825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1-21 发布机构: 高青县卫生健康局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预防

发布日期:2024-11-21
  • 字号:
  • |
  • 打印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1.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2.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长期吸入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病;

(2)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

(3)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可引起呼吸系统肿瘤;

(4)铅、锰等有毒粉尘,引起中毒。

3.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隐匿性比较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气喘、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不能平卧等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呼吸困难。

4.尘肺病的预防

尘肺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01

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如遥控操纵、 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避免接触粉尘。
湿式作业: 如采用湿式碾磨石英或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 、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密闭、抽风、除尘: 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如采用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生外逸。

02

卫生保健措施

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

03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预防

1.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危害人体的神经、血液、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产生相应症状。重度中毒可使人立即昏迷、死亡。

2.生产性毒物的预防

(1)消除毒物;

(2)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

(3)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

(4)加强对毒物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

(5)加强个体防护;

(6)提高机体免疫力;

(7)接触毒物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

1.高温作业的职业健康危害

  •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使血液浓缩,造成心脏活动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血管负担增加。

  •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高温对唾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液分泌减少, 胃蠕动减慢, 造成食欲不振;大量出汗和氯化物的丧失,使胃液酸度降低,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高温可使小肠的运动减慢,形成其他胃肠道疾病。

  •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温下,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高温及热辐射作用下,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大脑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

2.职业禁忌

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3.预防措施

  • 应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劳动,作业环境要保持通风。在强光下作业时,戴上草帽。

  • 工作中注意补充水分。

  • 可随身携带一些仁丹、十滴水 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 为职工提供防暑降温饮料。

  • 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减少高温作业工人作业时间,减少职业病发生。定期对高温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4.发生中署如何抢救

症状较轻者,应当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喝冷盐开水、洗冷水脸降温:症状较重者,应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使之平卧 解开衣服,用冷湿毛巾敷头部、冷水擦身体降温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凡是长期在在 85dB(A)以上噪声环境下工作的,都可能发生职业性噪声聋。

1.症状

噪声除了导致听力下降, 甚至导致噪声聋之外,还会诱发头痛, 头晕,耳鸣,、失眠、全身乏力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禁忌

患有听觉器官疾病,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禁止从事噪声作业。

3.预防措施

  • 作业场所应当采用吸音材料、消声器等隔音措施。噪声作业时应当配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 控制工作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后暂时离开噪声环境,恢复听力。定期检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