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预防免疫相关政策知识】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 | ||
---|---|---|---|
索引号: | 11370322MB28608487/2023-537535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7-25 | 发布机构: | 高青县卫生健康局 |
一、 发热
1、特点:疫苗引起的发热多数温度低,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3天,不需任何处理即可痊愈,极少数会出现高热。
2、处置:
(1)≤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
(2)>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超过38.5℃,需要立即物理或药物降温。
二、红肿
1、特点: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接种部位局部出现红肿(一般<30mm),伴疼痛,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2、处置:
(1)红肿直径<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2)红肿直径在15~30mm的局部反应:
早期冷敷:用毛巾包住冰块或冰水混合物,敷于接种处。
晚期热敷:①热水袋热敷。②热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5分钟)。
土豆片敷方法:新鲜土豆片洗净切成厚3~5 mm薄片,覆盖在患处,外敷面积稍大于红肿部位面积,1~2 小时更换1次。
(3)红肿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三、硬结
1、特点:在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后容易出现,吸附剂不易吸收,炎症持续时间较长,局部形成硬结。
2、处置:
(1)热敷。
(2)硫酸镁溶液外敷:0.5%硫酸镁50ml,加热水10ml,热敷15-20分钟,上按热水袋保温,每日2-3次。
(3)外敷10%复方鱼石脂软膏,消肿和缩短硬结持续时间。
(4)外敷云南白药,白药用食醋溶解,上复纱布,用食醋保湿。
四、过敏性皮疹
1、特点:多见为荨麻疹,接种后数小时至数日发生。先有瘙痒随后发生水肿性红斑、风疹团。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压之褪色。速起速退,不留痕迹。有奇痒。
2、处置:
(1)多喝水或输液,促进体内致敏物质排出,症状轻微可无需处理。
(2)可根据病情适当服用抗过敏药物或解毒药。
(3)皮疹有破溃要预防继发感染,严重者要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