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当前县级中医院中医药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为契机,加快建设县中医院标准化和扁鹊国医堂内涵建设,推动中医日间诊疗中心揭牌成立,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县级中医院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是县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基层中医药服务的龙头。近年来,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逐步推进五个全科化等标准化建设;同山东省中医院连方教授团队合作,邀请省、市级名中医专家团队到名中医馆坐诊。县人民医院国医堂正式开诊,定期邀请省市级名中医坐诊。县妇幼保健医院中医妇科特色鲜明,能提供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服务以及健康问题保健指导和干预等中医药服务,并建成“淄博市儿童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工作站”。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中医药长远发展基础
一是组织开展适宜技术培训,按照统一安排与村医需求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对基层机构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二是发挥医共体的帮扶优势,定期下沉基层单位提供中医药事服务,快速补齐中医药人才缺少的短板,真正实现“传帮带”。三是通过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西医学中医”等方式,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中医药服务中来,实现中医药人才的总量扩增。
三、加快推进中医药发展步伐,打造中医药新局面
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门诊部、住院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缓解县级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的现状,提高就医资源和质量,方便群众就医,满足不同患者多样化服务需求,为县级应急医疗救助提供充足保障,助力县域医疗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为加快推进我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步伐,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民群众对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康复科建设,增加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和康复服务供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总体来说,由于我县中医药事业基础薄弱,底子薄,起步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匮乏,医保政策的相对不完善阻碍了我县中医药事业迅速发展,距离群众中医药就诊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下一步我县将加快中医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打造中医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结构布局合理、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的中医优势专科体系,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探索中医药产业的纵深发展,让中医药文化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养生保健运动有机融合。
感谢您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高青县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