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青县唐坊学区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2004432986Y/2024-547524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04 | 发布机构: | 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我校实际出发,保稳定,抓规范,提质量,创特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工作目标
1.践行学校育人理念,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深化以“小组合作教学”、“足球”为主的特色建设,不断营造良好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素养全面提升。
3.加强学科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以高效课堂为抓手,以教科研为引领,发挥学校团队优势,全面提升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
4.修改、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和班级考核评比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5.进一步强化学校规范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章办事。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师德规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积极鼓励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7.积极拓展学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加大学校宣传力度,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家校沟通,加强家庭教育,沟通校际交流,开阔眼界。
三、主要工作:
(一)党建工作。
1.规范组织生活。
(1)健全完善“三会一课”。
(2)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提前制定主题党日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内容、方式。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达到教育党员、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的目的。
(3)严格落实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度。规范会议程序、步骤,组织理论学习、交心谈心、对照党章查摆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2.规范党员教育管理。
(1)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严把党员发展标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建立年度发展党员工作台账,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管理。实施“双培养”工程,把优秀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和管理骨干。加大在优秀青年教师和教学一线教师中发展党员力度,真正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2)严格党员学习管理。每学期研究制定党员学习计划,落实党员培训制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创新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
(二)德育工作。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确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思想观念,培育学校“星级评价”德育特色,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健康、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1.继续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强化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常规抓,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
2.加强班主任的工作管理,完善“文明班级”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强化“文明班级”的名优效应,将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评比贯彻到底。以班级为单位,以值日情况为依据每月实施一次流动红旗考评。
3.细化班主任考核,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是班级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将班级考核计入年终考核。
(三)教学工作。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位置。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常规管理,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1.常规管理过程化。
(1)严格教学常规。备课抓实效,课堂抓效率,作业抓规范,检测抓诚信,辅导抓提升,依靠扎实的常规促进质量提升。对教师的教学“五认真”要常抓不懈,一是严格教案签字和二次备课抽查,以及非考试科教案的检查;二是重视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在作业管理上,作业布置要适量、分层。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强化课前侯课制度,认真、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管理。开足、开齐、开好每一门规定课程。语数英等检测学科不得挤占其他学科,不得挤占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教师专课专用,不得任意更改日课表,随便减少综合课课时,将能力、水平、智慧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2.认真作好质量分析。
学期初,学校教导处对上学期全校学生期末测评情况做质量分析,并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议,对薄弱年级、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教师分析和查找原因,帮助教师消除障碍,主动学习,改进不足。以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习惯养成为主要突破口,树立教学先进典型,如数学张庆国、李长月,英语樊美燕,语文程艳飞、魏晓萍等进行经验推广和学习,以点带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强化习惯培育。
以自信、文明分别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总要求,分年级制定具体清晰可见的目标和安排相应的课堂要求、活动展示和评价标准整体推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4.抓好课程建设。一是加快建设社团课程。充分结合乡村少
年宫活动项目,开发、开设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形成资源互补、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二是按照“有教室、有教师、有教材、有计划、有制度、有考核、有实效”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构建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家校共育水平,积极争创“优秀家长学校”。三是立足实际开展课后服务,根据家长和学生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师资,构建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更好的服务家长需要、助力学生成长。四是构建研学课程。以高年级为主,围绕热爱家乡、革命传统、爱国主义等教育主题,精选路线、精心组织,拓宽学生视野、拓展成长渠道,构建符合学生成长愿望的研学课程;五是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校内开设劳动基地,把劳动纳入课程计划,开展居家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四)教科研工作。
1.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一是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市、省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实力。通过系统学习,使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得以高位提升。二是加强骨干梯队建设,培养教科研骨干教师及各学科学科带头人,通过部分教师的引领,浓厚教科研气氛,提高教科研水平,努力使教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2.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立足全校教师结构现状,围绕学校科研主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打破教研、备课活动形式化的弊端,定期开展活动,重点进行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教材的研究学习,从根本上帮助每位教师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
3.提高教研实效。围绕学科专题,加强教育(研)共同体内交流研讨,加强培训学习,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努力提高活动实效。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青蓝”工程,加快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业务成长步伐,评选镇域名师、名班主任。按照“团结、奉献、规范、高效”的要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学校干部梯队。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和应用展示活动,提高信息化常态化应用水平。
(五)体卫艺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1.认真落实课程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等课程。
2.开展体育阳光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3.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测试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将数据汇总、分析,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认真开展体育竞赛。组织好学校运动会、足球赛等,抓好运动员的选材和日常训练工作,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5.继续抓好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少年宫活动和课后服务抓好足球、篮球、跳绳、踢毽子、综合实践、经典诵读、器乐合唱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6.规范卫生管理工作。继续沿用上学期的教职工卫生网格,划分学校卫生责任区,责任到人,每天清扫,政教处组织专人抽查。各班级开展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督促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的教育和训练,强化学生眼保健操的管理,重视学生视力的保护。
7.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六)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明确落实,宣传上加强力度,防范上全力以赴。加强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抓好综合治理和安全档案管理、校车安全管理、安全平台管理。以及安保人员培训、三防建设等,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各类值班。坚决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考核工作。
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1.针对原有方案中不适应学校实际工作情况、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整理、争取意见,为下学期修改完善做好准备。
2.规范过程考核的程序,将过程考核的结果及时的进行公示。
3.充分考虑各个学科的特点,从工作量、成绩与过程等方面考核进行合理调整,力争考核合理、客观,充分调动老师们工作积极性。
(八)家校合作。
1.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营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要通过家长群、微信群等家校联系平台、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加强与家长沟通努力实现家校共育。
3.要重视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4.开展好家长会、家长学校培训会、全员“大家访”等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九)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1.学校继续推进小组合作教学。重点在常规落实、文化建设、评价完善上抓实抓细,通过专题研讨、评选优质课、学生素养展示、教学论坛等系列活动,推动小组教学常态化和小组合作在学校管理中的常态运用。
2.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契机,组织开展班级联赛、颠球绕杆校园吉尼斯、足球操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足球比赛,大力发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足球精神,狠抓梯队建设和日常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积极争创竞技体育特色学校。
3.学校通过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学校橱窗、校园网站等自媒体、多媒体手段,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学年,学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困难与希望,我们将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力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